俗话说,不会赚钱的公司都是耍流氓;同样的,花了那么多时间去学习,放弃了其他活动,不出成果的学习也是耍流氓。在知识付费的年代,做好知识的管理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对于我们学习过后的知识,我们能过滤多少出来呢?或者过滤多少合适?
如果没有原始的知识积累,怎么挤牙膏都是挤不出多少的,暂且不说学习的是什么知识。况且很多知识是隐性的,在短期内是看不出来的。原始的学习积累,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根据自己喜欢的事物,喜欢的东西,入手,且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选择同等的学习内容。选择太低的难度学习会觉得没有挑战,不会去深挖探究其本质,选择太难的内容去学习会觉得看不懂,打击信心,很快就放弃了。
选择自己难度的内容是最好的,至于怎么样的难度是自己适合的难度的话,如果完全不懂的领域,还是从最基础的学起吧,如果有一定基础的,相信你会知道自己跳起来多高,选择跳一跳就能够的到的难度就是最好的。
如果说自己喜欢的内容不知道的,可以将自己平时做的事情写下来,通过表格化的方式,对自己相对喜欢的事情做筛选,然后慢慢修正确认就好了。没有开始,谁都无法给予对应的建议。
在互联网行业中,我们以APP来看,一个新的APP如果刚开始注册了100个用户,在经过了第一天后,发现有超过40%用户还留在改APP上,到了一周之后,发现有20%还留在APP,一个月后发现还有10%用户留在软件上,你觉得这个软件怎么样?这样的数据看起来貌似不是很可观会吗?
其实这是facebook提出的40%-20%-10%的法则。换句话说,我们知识的是不是存在着某种转化率呢?这里不讨论遗忘曲线。
我们在看完一本书之后,能够理解多少?能够消化多少?考虑到时间维度以及知识内容的跨度因素。当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你是否记得开始、中间讲的是什么?核心思想是什么?那么我们假定就是40%。
在经过1周之后,你对之前看过的文章的理解或者记忆是多少?还有40%吗?有吗?那么假定是我们想记的20%。为什么说是我们想记的20%?因为我们眼睛看到的都是我们想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是我们想听到的声音,记忆也是我们所选择记忆的内容,那么这20%便是我们选择记忆的。
在学习相关的知识之后,如何体现出来呢?转化多少呢?我觉得从我们的所想、所说、所做,体现出来,就是给别人展示出来的,汲取了那些精化的思想。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看出一个人的礼貌教养,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谈吐,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及精神世界的高度。而决定这些的,往往是最后沉淀下来的10%,这10%慢慢地成为我们的血液,是筑成精神世界的基础。
事实上,一本书的转化率是多少?是无法准确量化的,上学时通过考试分数来进行量化,然而这是合理的吗?现实环境中对不同知识,不状况的要求不同,以及由于人这样的因素加入,更加对知识输出更加无法量化。那么我们的知识如何量化?
个人观点认为,知识的转化率应该加上时间的维度,古人云:士别三日,就是在时间的维度上,你较之之前的变化是多少?是不是使你更好了?精神状态如何?思想深度,思维敏捷度,行为举止度等去对比评估,就有所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