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需要管理,是否做好平衡需要一个支点,通过支点平衡自己。类似于跷跷板:两种力量在较量。
反问一个问题:
自己在做一件事情是用上半身思考还是在用下半身思考?
举个例子:比方说一个人养成一个坏习惯很容易,害处非常大。如果养成一个好习惯能够战胜一个坏习惯带来的影响。
如何养成好习惯就需要一个支点,有了一个支点即使没有养成好习惯,也不至于养成一个坏习惯。例如:人要喝水,不浪费水,喝水能维持生命的好处,浪费水是后天的认知和坏习惯导致,因为教育环境的支点没有发生在身上,就会失衡。痛苦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当你没水喝的时候,破坏了这种平衡,就会重组。重组的意思就是迭代。这就是不学习,就会破坏你与周围环境事物的平衡状态,失衡就是一种淘汰。
阴阳是一种平衡,一男一女结为夫妻是一种平衡,二男一女,二女一男就会失衡。国学实质是一种平衡支点。如果不会做人,可以学学。失衡导致不好的结果。如果因工作及其它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导致自身疾病缠身,就是失衡的结果。需要通过自我管理做好±加减法,达到平衡。支点起到了预防及正常运转的好处。
拿职场当中久坐在办公室的白领来说,对身体伤害非常大。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改善很多不良习惯,让更多好习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有些人让坏习惯不断恶化对自己造成不好的影响,缺乏的是什么支点?
1.思维认知
分不清好坏,受坏圈子和坏环境影响,受人性弱点的影响,人性的优点占下风,没有发挥出来。思维控制行为,行为达成结果,正思维,正结果,负思维,负结果。这就是用上半身思考还是用下半身思考。用负思维思考,就会导致负行为,负行为导致坏结果。很多坏习惯控制了人的思维,这时候需要的是学习管理,方法,通过这样的一个支点平衡。
2.实用方法
没有去学习好的方法,迭代自己不好的方法
3.坚持
没有能够坚持,养成好习惯,被打回原形。
4.圈子不平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改不了。如果身在一个坏圈子当中,那就是失去平衡了,自然会承担坏的结果。那就要通过进入一些好圈子,通过学习,逐渐脱离,做一些减法,让自己的环境回归平衡。学习做减法,通过加法(好圈子)。1+1-1才能平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么理解的,好的拿来,不好的作为警示预防。在平衡法则当中非常实用。
下面重点总结通过月度目标管理助力平衡生活:
1.自我管理的分类:
1.目标管理
2.时间管理
3.效率管理
4.精力管理
做自我管理需要借助工具包括:效率手册,总结笔记,效率手册主要做计划,总结笔记主要做总结与评估,二者相辅相成。
在做管理之前需要明白:
管理的什么?
借助什么工具?
下面主要简单分享下月度目标管理对于平衡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6大纬度做好自我管理
1.上个月的反思:遗憾与收获,为下个月计划做铺垫
2.本月工作重点
3.自我提升
自我提升主要做好输入管理:
01.阅读
02.行走有力量:在这里很多人有个误区,在此做个纠正。很多把行走有力量当做单纯的旅游或者散步,行走,不能说是错,不全面,不够核心。核心是什么呢:
能否学习提升自己 开阔眼界
链接优质人脉
03.以人为师
04.培训
05.访问项目
4.健康管理
5.家庭生活
6.其它:理财……
学以致用,相互交流,分享,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