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某公司当工程师。吃饭、睡觉、上班。固定不变的同事,固定不变的同一台电脑。
忽然有一天,他开始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他辞掉工作,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学做厨师、做导游、在葡萄园里做摘葡萄工等等许多种工作。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几个木匠吆喝着合力搭建一座小木屋,一条条,最终归位成型。那一瞬间他突然看到自己一直在寻找的那个东西:靠自己的身体实践和汗水,创造出一个价值。找到和自己一样的一群人,去完成共同的目标。
他当下返回,寻师、学艺,开始自己的木工生涯。一则发布于互联网的木工房招募英雄帖,使他和同样喜欢木艺的人聚在一起。从最初兼职性质的玩儿到最后全心投入创制出得到认可的作品。他做着喜欢的事情:把自己的木作技艺分享给伙伴,同时挑战自己从未尝试的创造。也凭借所喜欢的事物创造的价值,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做木匠,做农夫,简简单单。
女孩自主开店失败,在躲起来很长一段时间后,她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找到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机缘下,她参加木工房的课程,每天泡在木工房像从垃圾堆里捡出来一样,脸上身上都是木头渣,但她的内心充实而安全。
某天,她进到木工房时空无他人,安安静静。阳光照进来,洒在铺满木屑的桌面,一颗颗,闪着微光,她突然感动的想哭。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的生命里再也不想离开这样安静的阳光和如此静默而闪烁的木屑。之后,她带着家当,入股木工房,加入运营团队。
2
可能每个人,在某个时候,都会问过自己:“究竟想过怎样的生活?”
而要明确这个问题,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尝试,或人生的某个时刻,生发出源自心灵的悸动。
因为别人的成功可以借鉴,但别人的生活永远不可复制。
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自身的探寻,倾听来自内心的声音,去发现和明确,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只有在身体力行地过程中,不断调整,保持敏感,才能找到最接近自己本心的答案。
一些源自心灵的真实感动,会触动你,使你在这个瞬间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在寻找的是什么。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能让心灵感到安静、踏实的东西,自然就能在那一刻明白,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模样。
3.
事业辉煌,才学八斗,富甲一方,豪车美眷等等世人眼中对“成功”定义的生活,并不一定就是幸福的生活。
如果没有把心放在真正喜欢的事物上,广博的名声、巅峰的事业、充沛的财富,等等,最终都会令人疲惫和厌倦,无法使人感受到深长的快乐和满足。
没有找到自己的心真正喜欢的,不知道内心真正所渴求的,是许多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活得并不快乐的原因。
光鲜亮丽的生活,并不代表幸福的生活。
一名渔夫满载而归后躺在沙滩上休息晒太阳的幸福,并不少于一名富翁度假休闲躺在沙滩时的幸福。
每个人喜欢的东西都有所不同,每个人所能过上的生活都千差万别。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差别只在于是否感觉快乐。
只要是能让自己感受到深心愉悦、充实满足的生活,就是值得的生活。
无须将自己和他人相比。
也不要将别人的所谓成功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
因为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缘。
每个人都有自己这一世要做的功课。
与其羡慕别人的美好,不如用心修炼自己的幸福。
4.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属的经历、喜好、品味、才能和运气。
你可以选择一份轻松愉快、安定平静的工作,而不必去做一个财富满贯但每天事务缠身、压力巨大的经营者;
你可以选择专心致志做一名静默的工艺匠者,而不必去做成名必须趁早的网红与投机营销者;
你即可以选择相夫教子的生活做为幸福的堡垒,也可以选择自由如风的独身主义;
你即可以选择儿孙满堂做为生活的幸福之源,也可以选择丁克,结婚但不生孩子……
尽管,我们做出与周围不同的生活选择时会承受由此产生的社会压力,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需要,去独立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能够感受到快乐、愉悦的生活。
你的心在哪里,你所感受到的快乐在哪里,你所想要的生活就在哪里——孩子的纯净笑脸,老人的安乐健康,妻子丈夫的和睦关怀,朋友的友爱互组,养满绿植的阳台,户外远足的新鲜……那些所有能让你的心时时感受到安宁、满足和小幸福的生活,就都是美好的、值得全心付出和追求的生活。
不要仅仅是为了取得社会或家人的认同,或者仅仅为了获得某一种身份和光环,而去选择过自己其实并不想要的生活。
不要放弃聆听真心,自我选择的权利。
去过能让自己的心,感受到无数细微幸福的生活。
如同初春的阳光洒进屋内,你沐浴其中,闭上双眼,在那一刻所感受到得温馨,平和,踏实,以及感动。
电影《太空旅客》中,吉姆和酒保相对而谈。
酒保:你看起来不快乐。
吉姆:是的。
酒保:如果你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你还是会不快乐。
吉姆:为什么?
酒保:因为你的心不在这里。
吉姆:如何才能快乐?
酒保: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