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美的人
内心也充满对美好的向往
-
人作为视觉动物,看到美丽的事物都会侧目
例如一个漂亮盘子、一件款式别致的衣服、一部独具美感的电影、一张情感共鸣的画作
......
一切构成我们观感的画面都牵动着我们的内在情绪
影响着我们的思想、道德、审美乃至人生观
绘画作为视觉语言,它的起源是用于记录,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佐证。
2万年前人类就和其他动物在进行着智慧的较量,在与生存的博弈中解放了自己的双手,开始制作工具。在协作捕猎的过程中,出现了最早期形成的绘画形式-“壁画”。
人类将所见到的动物用燃烧过后的黑色木炭描绘在岩壁,“记录”天然的表达欲从此打开。
早期形成的绘画或许就是人类自我表达的重要途径。无论它产生的原因是为了祭祀还是单纯记录,绘画的自我表达的特性直到现在都从未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好的作品,它一定具备绘画最初自我表达的“纯粹性”而更显珍贵。也是在这样一个物质充沛、信息爆炸的时代衡量一副作品价值的因素之一。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纷杂的信息每天都攻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判断、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乃至我们的内心。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来不及选择、来不及思考、来不及找回自己。我们时常在人群中迷惘。
每一个人内心掩埋的恐惧随着时光流逝倍感苍白。怕跑的不够快、怕赚的不够多、怕周围人的眼光,这眼光或许让我们不那么自信;或许让我们的虚荣心、存在感倍感满足,反反复复跌宕起伏着我们的自我判断。我们变地自我怀疑,甚至怀疑这个世界。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关注自己,关注自己内心那个真正的自己。这就牵扯到一个“现实”世界不愿意花“无谓”心思去思考的哲学问题,或本来“生而为人”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向何处?”这句每个人都听过的问题却极少有人真正去思索。
我们都想尽快地得到一个结果,也想淡化一切起因,我想说每一个开始真的很重要。例如自然地拿起一支笔,即便是随意地、漫不经心地、或强烈地划破纸张,那都是真实记录你内心的每一个痕迹。
很多人说学艺术需要天赋,其实不是“艺术”需要天赋,是想要达到的“艺术成就”或许需要“天赋”。而自我的艺术表达或艺术化地生活是每个人本身就具备的天赋。只是每个人由于对事物关注的目的不同、不同身体器官的感知能力不同、所以接收的信息跟某一项“特长”也不一样。所以,找到表达自我的途径,也就找到了“自己”。
在这段疫情泛滥的日子里,我们内心的种种不安无法停歇。有人用文字记录,有人用声音传达;有人用画面定格,有人用生命铭刻……
我们对生命脆弱的感知愈加强烈。我们每一个还在关注疫情或愤怒着的人都是如此幸运。“一切终将过去”,那是对生的人最好的慰籍,却是对逝去灵魂最残忍的遗忘……
面对生命
一切外物都了无风轻,止于云淡
- 有限的生命,回归自我
一切才变得更有意义
……
文章已于2020-02-15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