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师的有个很尴尬的事情,就是碰上相同的学生。
有人说碰上相同的学生不是好事吗?
有时候不是好事,比如说这个学生把你的课程学了两遍,还没啥改变,让人很没成就感。
很多老师都会碰上这样的情况:进到课堂一看,同样的味道,同样的配方,还是同一批学员,你要是问人家为啥来学?
他说:要回炉一下。
后来才知道,人家学完之后,一两年都没有用过,学过的东西,都忘了。
就拿讲课这件事情为例,我们就有老师碰到过我说的这种情况:
时隔两年再去同一家单位给学员上课,看到以前熟悉的学员,就打了招呼,结果老师随口一问:你这几年上了几次课呀?我当时教的那些技巧,都好不好用?
学员回答说:不好意思啊老师,工作太忙了,一次课也没上过。
老师就差一口老血吐在墙上了,那个场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跟周星驰电影里喷血的镜头差不多。
这样的情况是如何造成的呢?
答案是:培训没有结合典型情景。
什么是“典型情景”?
就是受训学员实际的应用场景,培训跟实际的工作要做相应的结合,才能更有效。
当老师的,都希望学员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是臣妾做不到啊!
我做培训久了之后,发现很多事情都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包括我自己听过的课程,再讲一遍都有可能走样,要反复去打磨,更何况是兼职的培训师,或者是只听了一遍的学员呢?
如果培训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基于使用场景去做设计,结束后又没有相应的场景来应用,这样的培训,基本上就是废品。
就好像一个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去学开车,学完之后,回到自己的村,发现一辆汽车都没有,甚至连马路都没有,那么学习到的驾驶技巧,很快就会忘诸脑后了。
这样的培训,说白了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
当然了,除了组织方的原因,还有学员自己的原因,很多的学员学习一个新技能之后,出于畏难的情绪,不愿意去实操,因为看不到做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处。
尤其是在一些垄断型企业,企业的文化就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干不完,回去应用的话,搞不好效率降低(使用新技能不熟练)还要挨骂,所学的知识,最终都荒废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员的直属领导去深入了解学习的内容,然后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督促学员去实操,以达成从“学到”到“做到”的转化。
更让我觉得奇怪的是,某些自费出来学习的“听众”,学完之后,并没有回去转化,而是把学到的知识都忘了。
一开始我很不解:既然花了钱出来学习,难道不打算拿到什么成果吗?
后来我才知道:很多人花钱学习,得到的是一种“成长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也算是收获吗?
只不过因为没有用,所以就没有用。
也就是没有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做事,最终生活和工作,都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学完之后,恐怕只能给自己留下“无尽的空虚”。
最后想用一句话结尾:因为你有用,所以你有用。
希望所有爱学习的人,都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而不仅仅是浪费了一段生命。
千万不要用学习的感觉,去替代成果的获得。
你觉得怎样,能让培训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