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帝事》之北宋(二)宋太宗赵光义

作者:邓育

    赵光义,本名赵匡义,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赵光义从小聪颖而不群,别的孩子都畏服于他。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进占太原之后,赵光义又被改封为东都留守,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但有“斧声烛影”、“金匮之盟”史上纷说。宋太祖驾崩后登基为帝。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完成太祖遗愿。在位期间21年,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确立文官政治。扩大科举取士。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 这些措施顺应历史,为宋朝稳定做出重要贡献。期间欲图收复燕云十六州,用兵与北方辽国契丹政权、西北夏州党项政权间频发战争。但两度北伐失败后,宋朝从战略进攻完全转为战略防御。同时又积极主动去谋求对辽和平。太宗因箭伤苦扰自知不久人世,嗣位问题多年未决后惟问寇准,终于立三子寿王赵元侃为太子,改名赵恒。即后来的宋真宗(这是后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