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路标二十四节气之小满

图片来自网络

今日小满,洛阳,晴。

小满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小暑至。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饥,,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麦秋至。《月令》:“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欧阳修《小满》: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这是感受最明显的情景,麦子泛黄了。老家人见面都说:快割麦了,东西都准备好没?想起小时候收麦对于农民来说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这时节,老家的集市上通常会有一周左右的“社戏”。以看戏之名行商业之实,真正的戏曲搭台,农贸唱戏。买几把镰刀,置一把木xian,添一顶草帽,对于戏台上的热闹,大多数人只是路过看一眼。

然后回家cao场(准备碾麦场),选的地方通常在离家最近的那块田地的地头,这是一年收麦大战的根据地。那一小块地方种一些早熟的油菜、小麦等,甚至有的直接撂荒。不过在有公路穿过的村庄,他们会因地制宜直接在公路上碾麦了。cao场的步骤还是挺复杂的,先要把地上的杂物收拾干净,用水浇透,然后用牛拉石磙、后来的拖拉机,不断碾压,还要撒一些麦糠之类的以增加场地的致密度,直到地面变得结实、平坦而发亮。为了防火需要,在碾麦场的一角通常还会放一个水缸,注满水。

碾麦场布置完成后已进入六月,各个地块被收割的小麦被陆续运输到碾麦场上垛起来。天气晴朗的时候摊开暴晒,直到剥出一粒放嘴里一咬嘎嘣响的时候,准备“碾场”了。小时候天气最热的记忆就来自这里,越是炙热越是干活的好时机。牛来着石磙、后来拖拉机拉着铁磙,在铺满麦子的场上不断转圈,把麦子层碾得越来越薄,根据经验或者时间、感觉什么的,把麦子翻一遍,没有碾到的翻到表面,再次重复,直到大致把每一个麦穗的麦粒挤压出来。这是第一遍,大致可以碾压出80%的麦粒。然后把麦子再垛起来,等待下一次的碾压。

今天,老家的麦子又黄了吧。低头看到右手食指的一道疤痕,就想起了第一次挥镰割麦光荣负伤的场景。现在,除了工具先进一些,还是那样的地块,还是同样的炙热天气,还是挥汗如雨的劳作。外面技术的风起云涌,仿佛与这都无关,是时候该有变化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江城子 二十四节气词注 (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
    释印证阅读 2,517评论 0 1
  • 二十四节气最早出现于我国汉代。它表示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24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地球绕太阳旋...
    爱肉的喵叽阅读 6,248评论 1 4
  • 第四章 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一切皆是映射。 春夏秋冬 春 左边的上下部分是“木 ”字 的 两 半 ,木 的 中 ...
    光剑书架上的书阅读 3,046评论 0 9
  •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
    天马酒仙阅读 4,011评论 0 11
  • (1) “吃饭!”大媳妇黑着一张脸,扔了一碗饭给靠在墙根晒太阳的老太婆。 老太婆八十三岁了,身子干瘪瘦小,坐在低矮...
    苏沫逃离阅读 740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