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个网友曾经分享过一篇文章,讲述她和婆婆的故事。当时我看那篇文章,很有感触,她和婆婆相处甚欢,那是一个很智慧的婆婆,在跟儿媳妇相处的过程中,极好的把握了尺寸,赢得了年轻儿媳妇的敬重,让儿媳妇心悦诚服的叫她一声妈,这声妈叫的并不容易。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不说是水火不容,也是很难融洽。有一部分夫妻关系不合,也有婆媳关系的微妙原因。
曾经我的一个朋友,跟婆婆关系处的就不好,我见过她的婆婆,那是一个很和蔼的老人,但婆媳之间多年相处,到底发生了什么?外人是不知道的。我无从探究,也不想去窥探别人的家事。但朋友最终的离婚结果,还是让我很难过。彼时他们夫妻刚刚把生活过的有点起色,刚刚熬过了婚姻最艰难的几年,刚刚事业开始蒸蒸日上,婚姻就出现了问题。问题看似出在老公身上,但事实上朋友多次哭诉,婚姻最终不能维系的原因跟糟糕的婆媳关系,有丝丝缕缕的联系。
是婆婆太强势,还是儿媳妇太强势,任何一方的强势和拎不清关系,都会导致一个小家庭鸡犬不宁,乃至最后夫妻分道扬镳。
《人间值得》一书中的恒子奶奶就是一个智慧的婆婆,她在书中讲到他和长子住在同一个小区,但除了周末的相聚之外,从不过分打扰孩子的生活。这虽然比较极端,但是知道孩子成年之后就要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是很重要的。
无独有偶,多年前我带孩子常在公园玩耍,认识了一个阿姨,她是带小孙子过来玩,她的小孙子跟我的孩子恰巧是同龄,因为常在一个地方相遇,就慢慢变得熟稔起来。熟悉之后,彼此之间就聊了很多事情。这个阿姨很健谈,也很有能力,她说她为了照顾儿子和孙子,累的心力憔悴,儿媳妇却一点都不领情,总给她脸色看。
她为了让孙子能上最好的小学,在市里最好的小学旁边给孙子买了房子。孙子每天上幼儿园都是她接她送,她每天的行程是这样的:早晨五点起来去儿子家,给儿子一家做早餐,伺候孙子吃饭,然后收拾屋子,之后送孙子上学。下午接孩子回家,再给儿子一家做好饭,收拾完毕,然后再回自己家做饭吃饭。
我认识阿姨的时候,她才60岁不到,但是阿姨看起来很苍老。我无意间见过一次她口中不懂事的儿媳妇,那是一个非常漂亮,也温文尔雅的女孩子,但她眉目间看不到一点开心的感觉,跟婆婆说话,非常客气,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座冰山。
阿姨有一次又跟我唠叨她的辛苦,说自己连儿媳妇的内衣都给洗了,怎么还是换不来儿媳妇的真心呢?听到这里,我瞬间明白她的儿媳妇不开心的真正原因了。阿姨介入小两口的生活太多了,这种介入和关心,以及照顾和呵护,让儿媳妇窒息,让人家小两口没有了自己生活的私密空间,这样的婆媳相处方式,肯定是有问题的。
不是每个老人都像恒子奶奶一样身体康健,在将近百岁时候,还能够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在中国耄耄之年能生活自理,能坚持一个人生活的老人也有,但大部分到了生命的最后,还是需要家人照顾的,甚至有些老人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 一直都会跟子女住在一起。
我的婆婆即是如此,公公去世早,老公结婚晚,自然而然的老儿子和老母亲就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
我第一次见到婆婆,内心是惧怕的,这个老人虽然70多岁了,却精神矍铄,身体健康,走起路呼呼生风。她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自己的饮食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她喜欢去早市买菜,一买就会买很多,还自己拎着上四楼,精神状态非常好。她不仅身体好,皮肤也极好,看起来一点都不像70多岁的老人。当她看我的时候,我总是很不自在。在她凌厉的眼神之下,总有无所遁形的感觉。
我跟婆婆之间相差了40多岁,这样的年龄差,让我很不理解她的很多行为。婆婆年龄大了,再加上她很多年就跟儿子在一起生活,不会因为结婚就让老人单独另过。于是,我们只能继续生活在一起。
随着孩子出生,有些问题慢慢呈现,育儿观念不同,作息时间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太多的不同,让婆媳关系不能融洽,我和她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就这样的尴尬相处,一直过了好几年。在这几年,我似乎没有叫过几声妈。
人的衰老仿佛是一夜之间,身体康健的婆婆,因为一次无意摔倒,身体开始迅速衰老。我眼看着一个精精神神的老太太,变成了一个我害怕见到的老年人样子,生活变得不能自理,要人照顾,要人陪护,要人把她当成一个孩子,去哄去呵护。人人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这个老人如果遇到不孝的子女,还会被当宝一样的呵护吗?
我们每个人的老年,都会被自己的孩子善待,被岁月善待吗?我不知道,但我努力锻炼身体,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同时也保持自己精神的独立。我坚持的动力源泉,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个人衰老时候的狼狈和无助。
人老了,似乎变得柔顺了,很多往事在她的心里,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不知道。
我听她絮絮叨叨的叫我闺女,说她也是我的亲妈,说我是个好闺女,让我把手给她,她想亲一口。那一刻,我的心也柔软了。
曾经跟她暗暗较劲,曾经对她的不满,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在消散。
电视剧《号手就位》中,黄文医生和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和睦,黄文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理解父亲的不容易,是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候,从父亲的笔记本中看到的,她在父亲的记录中,理解了父亲对自己深沉的爱。但一切已经来不及,已经成为永远的遗憾。父亲在世时候,她甚至都没有跟父亲好好拥抱过。她们父亲之间曾经隔着一条河,隔河相望,深爱彼此。
夏拙在知道黄文医生和父亲的关系之后,劝欧阳俊,让他也去跟自己的父亲缓和关系。欧阳俊因为父亲的严苛,因为父亲爱喝酒,气走了母亲,对父亲一直心怀芥蒂,久久不能原谅父亲的行为,不能对父子之间的感情释怀。
夏拙对他说,没有解不开的疙瘩,只有来不及的后悔。
是的,没有解不开的疙瘩,只有来不及的后悔,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些时候,所站立场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观念和理念不同,不能彼此理解,不能顺畅交流,都是在所难免的。生活中争吵会难免,彼此怨恨也是正常的,但是我们都会有老的一天,我们可以提前与岁月和解,与往事和解。
当我们放过自己,放下那些往事中的不愉快,接纳现在,用更豁达的心情去对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我们会发现,原来世界还是美好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圣贤,也犯过不可饶恕的错,更何况我们普通平凡的人。
放过自己,放过他人,在岁月的流转中,让自己心沉淀,沉静下来。
放下往事的阴霾,让岁月的风雨冲刷自己,让自己的心更寂静和淡然。
人生不过短短百年,且行且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