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心
若有人问我汪曾祺是何许人也,我一定会向他介绍道,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学生,沈从文有部作品叫《边城》,汪曾祺有篇小说叫《大淖记事》。
《边城》的结尾,对傩送是否回来并没有明确的回答,而《大淖记事》的最后,作者非常肯定地告诉我们,十一子是一定会好起来的。
所以,汪曾祺先生给我的印象是和沈从文先生不同的。如果说沈从文先生有些文人的疏离和孤寂,那么汪曾祺先生则似乎是笃定而热情的。
汪曾祺纪念馆
01 关于美食的一些趣闻
我必须要承认,读这本书确实是为了寻找些趣味的。因为之前读的作品让我的心情很沉重,所以我几乎是有些迫不及待地要靠这本书来“抵抗”我灰色的情绪了。
事实证明,我的眼光是很不错的。
在北京待过的人一定会听过“豆汁”这种小吃。据说它的味道非常奇特,有的人觉得很香,有的人则完全接受不了。有回我的好友带我坐了很久的出租车,去一家小店吃卤煮。我很喜欢吃里面的肥肠。后来每隔一段时间, 我都会去吃一顿,因为那种油腻的感觉是很解馋的。但是对于豆汁,我始终没敢尝试。
汪曾祺先生对于食物,则极具探索精神。有人带他喝豆汁,他喝下去,竟觉得味道不错。他说在过去,这豆汁是做绿豆粉丝的下脚料,本是穷人家吃的东西。
文学史上把山西的作家叫作“山药蛋派”。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 原来山西管土豆叫山药,“山药蛋派”的“山药”其实是土豆。
关于土豆,汪曾祺先生还画过一本《中国马铃薯图谱》。那时,他被派到沽源。他画过很多种土豆,画完,就把它烤熟,然后吃掉。
蒙古人好客。远行的人会背上一个羊腿,到日落时,会到附近的蒙古包里投宿,然后把羊腿拿出来,作为当天的晚餐,和主人一起食用。第二天,他再次出发,主人会重新拿出一只羊腿送给他。这样,等到他回到家时,身上仍旧会背着一只羊腿。
现在读这样的故事,似乎觉得非常遥远,但确实让人感觉很温暖。
书中还写了沈从文吃米线、张兆和做八宝糯米鸭、老舍喝茶……读来,别有一番趣味。
02 茶馆
汪曾祺的大学生涯,是在西南联大度过的。那时候他们的教室比较紧张,学生们都爱去茶馆待着。
有一家茶馆的墙上写着一首小诗: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
学生们去茶馆,倒也不是去享乐的。那时候战火纷飞,很难寻一方安静的书桌。学生们就带着书本,泡在茶馆里,看书、写作业,甚至答考试卷子。汪曾祺的小说之路,也是从茶馆开始的。
茶馆对于西南联大学生的影响,汪曾祺先生认为有三。
一是可以养浩然之气。先生论述的这段文字我很喜欢,摘录下来,大家可以看看。
“那是一个混乱而污浊的时代,学生生活又贫困得近乎潦倒,但是很多人却能自许清高,鄙视庸俗,并能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与穷困,并不颓心丧气,这跟泡茶馆是有些关系的。”
这段文字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由此知道了清高的“好处”,它居然可以用来抵抗“恶浊与贫穷”,而且可以让人不“颓心丧气”。我突然觉得,“清高”也有些可爱了。
茶馆对于西南联大学生的影响,还在于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环境,而且让学生对社会有了一些深入的了解。
所以,泡茶馆,也并不是个坏事。
03 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汪曾祺在小说创作上是“大器晚成”的。
他认为,文艺创作者的口味要杂一点,不要对自己不喜欢的作品轻易否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只要作品称得上是部作品,那就应该给予它应有的尊重。
这道理,是汪曾祺先生从食物中领悟到的。他先前不吃苦瓜,后来也能接受了,因为他觉得酸甜苦辣咸都是食物的本味。他没喝过豆汁,但是朋友请他喝,他也愿意去尝试。
他对食物,是有一种尊重和包容心的。而对于文学创作,这种尊重和包容就更为重要了。
当然,前提应建立在作者对作品的用心和认真上,粗制滥造的作品是不值得“同情”的。
有的文学史将汪曾祺的作品归为“寻根文学”。汪曾祺认为,重视民族文化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不要太过,不要做考古学家的事情。他倾向表现一些现在的、活着的,或是昨天的、消失不久的文化,因为这样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
不故作高深,只表达自己能消化的东西,这难道不是文学家该有的真诚吗?
04 吃野菜
旧时吃野菜,是为了填饱肚子。
汪曾祺的故乡高邮,曾出过一位散曲大家,叫王西楼。王西楼写过一本《野菜谱》,里面所记的五十二种野菜都是他亲自尝过的。汪曾祺说他作此书的用心是很可贵的。
为了帮助人们熬过饥荒、度过灾年,王西楼用他画画的笔、写曲的墨,作了这本《野菜谱》。那些曾让他声名远扬的绘画如今已不复存在,但是《野菜谱》却保存了下来。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这首脍炙人口的《朝天阙·咏喇叭》就是出自王西楼之手。汪曾祺赞王西楼“诚笃”,称其作品有“人民性”。
当汪曾祺泡茶馆时,看到一个盲人在说唱,会想他今晚是否能有一顿饱饭吃。
好的作家从不会把自己孤立起来,他们就站在人民中间。
他们尝遍人生的酸甜苦辣咸,依然会满怀热情地书写这世间的美好。
这也许就是我们阅读作品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