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聊起《人世间》里的几个小情节。
周蓉女儿玥玥从法国回来,成为待业青年,傍了一个企业家大款,做了别人的小三。小舅周炳坤知道后去周玥公司直接打了周玥,觉得她给老周家丢了人。但就算是大款原配就周玥的行为登报曝光,并针对大舅周炳义,周炳义也只是淡淡一笑,不加理会。他心里想的是,玥玥只是自己的外甥女,随她去吧。
周玥在长大懂事后第一次喊继父蔡晓光“爸爸”时,蔡晓光激动地默默流泪了。等周玥终于费尽周折和大款结为夫妻后,周晓光看着周玥竟暗暗庆幸周玥找了一个有钱人,不然,周玥找一个普通人家,他还要动用自己的养老钱给周玥作嫁妆,甚至还要补贴家用。
我说:“亲情有时很浓烈,有时又很淡漠。周炳义和蔡晓光遇事时的反应属人之常情,但又不得不让人感慨。”
同事说:“其实,人越往上走,越是容易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是的,“往上走”,意味着有更高的文化程度、社会身份及社会地位,也意味着有更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应对能力。
每个人都在尽力“往上走”,“更高更好”也是每个人的心之所向。
但我们心中也都住着一个城市底层青年周炳坤啊,他安于自己的命运,守护自己的生活,活得热烈而倔强,活得赤诚又坦荡。他对这个世界爱的不染尘埃,爱的义无反顾。
忽然又想到《人世间》里的一段话——
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其展翅高飞。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有要求父母一定要多么优秀一样。穷不怪父,孝不比兄,苦不责妻,气不凶子。
梁晓声在用一个智者的智慧和老者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的孩子是出类拔萃还是平凡之辈,我们都应该安然接受,心存感恩。
我们常说,优秀的孩子是来报国的,平凡的孩子是来报恩的。
孩子聪慧明达,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固然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但有些孩子就是恨铁不成钢啊。铁就是铁,它的确成不了钢,但想想那又如何?这并不妨碍它是一块有自身价值的铁啊。
他也有自己的使命,他是来向我们报恩的啊。
所以,孩子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做父母的如何成功如何优秀,我们为什么要嫌弃孩子的平凡普通。
不是所有人都能功成名就,有些人注定是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只要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做好陪伴,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让他三观正,品行端,积极向上,有自己的热爱,有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就是我们的成功。
北上广都是精英,但太拥挤太卷,房价太高,工作压力太大。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生活在小城市,有一份能让人自食其力的工作,不那么拼,下班回家,是一家人畅享天伦,灯火可亲——这,同样美好。
人生漫长又短暂,又何必焦虑不止,纠结不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学会接受,面对,顺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也都有自己的颜色。做一个心存善良的普通人,热爱世界,热爱生命,热爱众生,在力所能及里,做一份自己喜欢又有价值的事情,这样的生活也是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