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知蜜读763】2018/01/16星期二 荐书蜜友:海 张茹
文:小莉
我家宁宁1岁多,就迈入了令人闻风丧胆的“Terrible Two”阶段,特别有主见,凡事都得按她的办,不接受任何“不可以”。否则,一律撒泼打滚、翻脸大哭侍候。
早上起床,这么冷的天,不穿衣服就要跑到客厅里玩,我们不让,大哭;
阿姨做饭,她非得跟进去,踩着小板凳把酱油、醋洒满了一灶台,我们不准,大哭;
虽然为娘我早有心理准备,但每天还是因为她的哭声,受到了一万点的暴击。
“不行,不要,不可以”,这应该是妈妈们每天说得最多的话了,几乎成了口头禅。
而且,不仅仅是“Terrible Two”,即使是平时,很多妈妈也免不了说上百遍的“不”,效果往往还不咋地。
孩子身上仿佛都有个开关,能自动过滤这些“不”,老早就免疫了。结果就是,你在一边喊,他在一边闹。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在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平凡的词,对孩子不专制不纵容,比说“不”好多了。这段时间,用在宁宁身上感觉效果也不错,忍不住想安利给亲们。
我甚至认为它是一个有魔力的词,而这个词就是——“可以”。
01
记得有一次,我带宁宁去她叔叔家里玩。宁宁渴了,拿着个小杯子,走到饮水机前,准备接水喝。
通常在我们家里,热水的那一边装了一个防烫装置,宁宁是按不动的。但叔叔家的孩子大了,热水那一边一按就可以出水。
可宁宁不明所以,正准备伸手去按。幸好我眼尖看见,一个健步走到她身边,蹲下来对她说:“宁宁可以从这边接水,这边是冷水,那边是热水,会烫。”
宁宁听完,停住想了一下,然后,从冷水处接了杯水,就默默地走开了。
一次危机,就这样悄悄化解了。要知道,如果我张嘴说的是“不要动饮水机”,依她这段时间动不动就“暴起”的特点,她一定会把杯子一扔,屁股一坐,趴在地上哇哇大哭。
为什么小孩都不接受“不”?
心理学有个非常有名的“粉红大象”实验:请闭上眼睛,接着,和自己默念3遍:
“不要想象一只粉红色的大象!”
“不要想象一只粉红色的大象!”
“不要想象一只粉红色的大象!”
然后,睁开眼睛,你发现眼前的是什么呢?
人类的大脑机制决定了,对孩子说“不”,孩子往往会对“不”的内容更印象深刻。有时,甚至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越不让干越要干。
而“可以”这个词,一说出来,首先就让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站在同一阵线的,是接纳自己、尊敬自己的。
“可以”还意味着,孩子才是主动,它让孩子觉得自己拥有特权,更愿意去做。
所以,跟孩子说“可以”吧,以一种柔软的姿态,去跟孩子表达“不”。
02
最近在一本书上,还看到了一个小故事:
放暑假了,小玉妈妈带小玉去郊游。天气很热,很多小朋友在水潭边玩水。这时候,在下游没什么人的地方,传来了一位爸爸对儿子的吼叫声,“不可以拿石头往水里扔!”
儿子听到爸爸的话,立马把手缩了回来,可是爸爸一扭头,他又忍不住,把手里的石头,扔进了水里。
爸爸看见了,非常生气,开口就是一顿骂,骂了足足两分钟,而孩子一直哭个不停。
整个过程,爸爸还故意很大声,有意让周围的家长、小孩都能听到。于是,大家的心情,不禁都烦躁了起来。
小玉很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不可以往水里扔石头呢?水里又没人。而且,石头本来就是在水里的呀,这又不会破坏环境。”
小玉的问题,让妈妈也答不上来了。妈妈不禁开始思考,生活中,我们给孩子下的各种禁令,自己真的能说出道理么?
想想也的确如此,禁止,是最简单的管教办法,可更多的时候,我们说的“不”,深究原因,其实并不是为了小孩,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为了自己方便而设的“不可以”
不要踩水、不要玩沙、不要乱摸乱爬……其实,我们真正害怕的,是孩子弄脏了自己,我们清洗、整理起来会很麻烦。我们不喜欢的是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而非这些行为。
为了他人观感而设的“不可以”
不可以不分享、不可以动来动去、不可以吵到阿姨……这一类口头禁令,看起来是对孩子的要求,实际上是说给别人听的,期待着别人对自己管教的理解。
为了解决自己的焦虑和担心而设的“不可以”
不要爬树、不要跑太快……父母可能不擅长运动,或者个性比较谨慎、保守,因此担心孩子的安全,禁止孩子参加一些活动。其实,你不擅长的东西,或许正好是孩子喜欢和擅长的。孩子,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兴趣,很多在我们眼中“不”的事情,对他们而言,正是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
一句“不可以”,可以直接帮大人省下不少麻烦。但是,孩子也失去了尝试与学习的权利,失去了了解自己的能力、个性与兴趣的机会。
因此,每当我们想说“不”的时候,问问自己“不”背后的真正原因,会发现很多“不”真的可以不必说了。
不为了禁止而禁止,孩子才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03
既然要多说“可以”少说“不”,那具体怎么做呢?我总结了一些小方法,跟大家一起分享。
1、让孩子做选择题
当我们确实需要限制孩子的一些行为,那么,尽量让孩子做选择题。用可以做的,去代替不可以做的,孩子更愿意接受。
比如该回家了还是不肯离开滑梯,不说“不可以”,而说“你可以再玩一会儿,3分钟还是5分钟?”
想吃糖?不说“不可以”,而是从具体的场景入手——如果孩子是饭前想吃,我们可以说:“还有15分钟就要吃饭咯,如果你现在真的很饿,可以吃,那是吃一颗还是吃两颗?”
2、冲突时跟孩子协商
当跟孩子发生冲突,尝试放下一定要说服孩子的执念,尊重孩子的需求,努力寻找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你会发现,孩子其实很好商量。
有天,宁宁突然说要去公园玩,但我实在没空,于是,跟她商量:“当然可以啦,妈妈这两天要赶着写文章,等到这周六,爸爸妈妈再陪你一起去好不好?还可以叫上姐姐一起玩呢!就像上次一样。”
虽然宁宁现在还搞不明白周六是哪一天,但一想到可以和上次去公园一样,爸爸、妈妈、姐姐都陪在身边,就觉得可以接受了。当然,我们要做信守承诺的父母。
3、在游戏中让孩子合作
孩子会发脾气、闹情绪、不配合,我们可以换个思路,通过游戏的方式去表达,在乐趣和正面肯定中,孩子会更愿意合作。
比如宁宁不想洗澡,我会跟她说:“那我们可以拿上你的小黄鸭,去澡盆玩潜水。”宁宁立马屁颠屁颠去拿小黄鸭了;
宁宁不愿收玩具,我是这么说的:“那你可能需要先吃一颗’大力丸’,就会变得很有力气了,可以一口气把所有玩具收完!”
然后,我声势浩大地开始变魔法,变给她一颗“大力丸”,宁宁欢快地开始收玩具了。
其实,说“不”与说“可以”的区别,还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差异。
“宝贝,你可以……”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意味着这个世界是欢迎孩子探索的,是鼓励孩子不断挑战、不断学习的。孩子是主动方,而不是被限制者。
而说“不”,更多的,是一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孩子感觉到的,是一个世界的封闭和危险。
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是想让他透过自己的眼睛去眺望,去感受,去体验,形成他独有的经历,写进他的自我。
谁也不希望,我们的孩子,一颗纯净的心被“不”字填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