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有电子书尽量阅读电子书,除非是信息密度高的经典书选择纸质书。如果没有电子版本,那就把纸质书上的内容,清晰的拍下来,不方便带纸质书的时候,每天留够足够看的量,空闲的时候用手机看。
如果你没法从图书馆里把书借出来,而且书也没看完的情况下,可以留出半小时的时间把剩下来没看完的书用手机拍一遍,留着晚上回去看。当然了,明天再去的话,再整体的看一遍,既能够复习,又不耽误晚上继续看这本书精华的内容。当然了,书很经典的话,不如去买下来。
2,选出自己关注的领域的好书→看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开始阅读→每阅读言一个章节就复述概念和细节→做摘抄→把知识模块化、体系化→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看电子书的话,可以先把关联词语划线,如果某一章节比较重要,可以收藏为书签,便于以后查阅。
纸质书的话可以划线,点评,然后把书页折角,便于以后翻阅自己很重要的内容。
书的内容尽量结构化表达:总体123,然后123段每段都说出1234点,给人很清晰的感觉,而且都是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原文中的概念,从而使得概念之间能够进行迁移和融合。
在开头要给出这本书的脉络和主线,并选出其他相关类的书籍,进行主题阅读和深化知识体系。
3,一本好书往往是能够提出一个问题,而不是只是给出知识点的拼凑。所以在看一本好书的时候,一定要挖掘出写这本书籍的背景。概念是如何被发掘出来的,为什么是此时此地此人发掘出来的,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是用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有没有其他的例子而自己忽视了呢?就这样不停的追问,往往能够激发出更好的思考。
其实这种读书的方式也可以被用来观天下事,而不是只是用来看书。世事作为记录,都是好书,不一定要记录为文字,它可以是用眼睛用头脑去看的“课外书”,需要你带着好奇的不墨守常规的眼睛去观察和了解。
带着这样的心态去观察世界,你或许会有更多更大的发现。到那时,你会觉得活着的每一天都会非常美好和快乐,因为你吸入的每一口“空气”都是新的,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快乐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