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宋词是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是辛弃疾的气吞山河,是晏殊的小园香径。这几天,听熊逸讲了词的起源与流变,大开眼界,词的经历可不仅仅是这些。
词的起源与音乐密不可分。诗和歌曾经是一家,所以才叫“诗歌”。汉朝的乐府诗就是专门用来唱的,所以管理机构叫乐府。唐朝的不少诗还能歌唱,如《阳关三叠》,但趋势是逐渐和音乐分家。原因在于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写诗是一件很正经的事,必须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写。如果偏于娱乐化,就会被认为有伤风化。但音乐离不开歌词,作为替代的词应运而生,有时也被称为“诗余”,比原来的诗更讲究平仄,唱起来也更好听。
在形式上,词的语句多是参差不齐,故被称为长短句。与诗的本质区别在于,它的使命是歌词,是专门拿来唱的,没有诗的各种附加意义。但可惜曲谱都已流失,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宋词选本只是当时的歌词抄本。
第一本词集是《花间集》,收录了从晚唐到后蜀十八位名人的五百首词,作者主要都是蜀地的文人士大夫。孟昶统治后蜀三十年,国泰民安,文化繁荣,与中原战乱频仍相比如同一个世外桃源。后蜀的文人雅士喜欢搞派对,谈恋爱,写出很漂亮的歌词让很漂亮的歌女演唱。《花间集》收录的作品主要是写男欢女爱,虽然格调不高,但比民间的词毕竟高级不少,“词为艳科”的传统就这样被奠定下来了。
在词的很长的创作时期内,其主要作用就是在酒会上娱己娱人的,所以题材必须要窄,内容必须要轻,男欢女爱、花前月下,既是最应景的内容,也是最不会犯错的内容。后人所说宋词的豪放派与婉约派并不准确,实际上当时婉约词是绝对主流,豪放词是另类。既然词要伴随着音乐而唱,那么曲调怎么定呢?这就是词牌了。词牌是现成的,常见的浣溪沙、声声慢、踏莎行等等。在酒会上,文人雅士可以依据场景依据词牌现场填词,拿给歌女去唱。
词脱胎于诗,结合音乐娱乐需求,发展出一种“词之为体,要眇宜修”的娴静精致之美。千年后,曲谱不知遗失在何处,我们捧着歌词抄本,仍然在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