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道: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自己的影响圈不断扩大。
对我有积极影响的人,第一个要说的肯定是李老师。我是2017年4月27日见到他的,那是我第一次参加他的精品作文师训会,慕名而来,李老师的课是那么妙趣横生,内容丰富。课堂的每一步都很实操落地,从课前的导入到亮点的设置、以及互动技巧、理论方法的合理呈现,我看到了一个对事业精益求精,对学生充满大爱的老师形象。
在师范学校上学的时候,李老师曾苦练七天七夜,准备一个教学比赛,他创造的高分记录,至今无人超越。他就那么一次次的站在镜子前,练习说话,练习举手投足,看怎样最帅?怎样最自然?问出的问题,怎样最好?最有启发性?看着李老师清瘦的身影,我钦佩地想:老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
李老师给我们讲过他的故事,他的出生地是江苏,他也算是一个富二代,但是父亲遭遇了破产,为了还债,变卖了房产,来到了东北,李老师说有一次一年搬了六次家,有一次是从401般到了402,只因为那个月房租免费。
也许从那个时候起,李老师的心里就种下了自立自强的种子,做每一件事,都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的关于个人定位的话,他说:我们要怎么看待这个职业?怎么看待自己的身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你怎么做事以及做事的结果。我们不要把自己当成老师,要把自己当做服务员和推销员(有时候又是演员和演讲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家长,真正利他,帮助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第二个给我积极影响的人是孟淑梅老师,一提到这个名字,心中倍觉温暖。这是一个我要永远心存感激的人,她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真切感到了读书带给自己人生的变化,感受到了读书的力量。所以就去尽一切努力引领和影响身边的人去读书。在认识孟老师的这一年的时间里我边读书边写作,个人得到了成长,我也在努力去做,影响和帮助我身边的学生和家长的事情,当我为自己的学习和小小的开始,沾沾自喜的时候,她告诉我要对自己有更高的期待,这样才能把内在的力量更好地调动出来,对自己要有高要求,要比身边人高,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和家长。
孟老师第二个吸引我的地方,是敢于尝试、行动力强。在疫情来袭,举国抗疫的情况下,学校无法开工,她看到很多厉害的老师都在直播,认识到直播能够激发团队的信心和责任感,能帮助学校进入蓝海,就马上开始行动,至今已经做了六场直播了。和许多我仰慕的人一样,孟老师的思维一直都是利他的,心里想的是如何帮助别人,给别人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然后严谨认真的去做。一点一点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孟老师,真的就像一束光,永远在心底,让我们更相信自己的那一束光,也更像是一面明镜通透得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
第三个给我积极影响的人是玉红,我们是情同手足的姐妹,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她正直、坦诚,心胸宽广,绝对是有大格局的人。在工作中为学生和家长真诚付出,不计较个人得失,上完一天的课,已经很累了,还要给落课的同学补课。不管对学生还是对伙伴,总是替人着想。“一个人有多牛,不是看他有多少钱,而是看他心里装着多少人”,在我眼里玉红就是这样一位“牛人”,她的思维模式是积极主动的,从不悲观抱怨。她有远见,为我们规划了一个更大的愿景,然后我们一起坚定的往前走,有人说“一个人内心缺少坚定,是因为身边缺少坚定的人,一个人能否开悟所得,取决于这个人有没有老师”。玉红就是我身边那个坚定的人,是我亦师亦友的伙伴,感恩遇见。
我要感谢的人,还有水清亦有鱼老师。我没见过他,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只在微信里说过几次话,但他给我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我是因为他的99关小打卡而爱上写作的。一关又一关,像爬山一样,一段有一段的风景,鱼老师,九年笔耕不辍,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他不断地给自己定立新的目标,义无反顾,全力以赴。他无私分享写作经验,让许多和我一样的小伙伴聚于旗下,然后鼓励和帮助我们去迎接挑战。
还有张德老师,他是借东风教育集团的总裁,年轻有为,潇洒帅气,说起话来口吐莲花,倒挂长江。他没有居高临下的傲气,有的是挚诚和率真。他给我们讲过自己童年的艰难经历,以及创业的艰辛,让许多人潸然泪下。
他告诉我们: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有一颗谦卑的心,去读书学习。没有人因为学习而倾家荡产,却有人因为学习而改变命运。能力是训练的结果,能力是学习的结果。向着优秀出发,不是优秀了再出发。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大付出才会有大收获,做事先做人。张德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点灯传灯,灯光照亮我,我照亮千万人!
我发现:这几位朋友有几个共同点:
1.有利他思维
2.内心有一种责任感
3.对待事情认真的信念
4.终生学习者
他们都是积极主动的人,是“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更加优秀的人。他们,影响着周围的人,也改变着世界。
人生旅途,感恩有这样的朋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