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家的味道是温暖是甜蜜,是味蕾的大快朵颐!
腊月里,长辈们就忙着腌制腊鱼腊肉等待远方的儿孙归来,等待中时间酝酿着美味……恰逢阳光明媚,腊货起卤,在晒杆上荡着秋千与风儿捉着迷藏。阳光薰香腊味,似乎更想用光熨平父母眼角的皱纹,怎知光晕放大了双亲的笑靥和满布老茧的双手。就是这样一双双粗如树皮的手在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未息。春播秋拾,忙里忙外。农闲不闲,更是想方设法补贴家用,让孩子们衣食无忧……儿时,一块饼干一个糖果一双布棉鞋一件新衣裳就把年味牢牢锁进记忆里。家就是父母打造的幸福天堂!
孩子渐渐长大,奔向外面的大千世界奔走在奋斗的旅途。回家的次数每年不过几次,父母电话里忍不住问:“啥时候回来呀?春节回家过年么?”其实家就是孩子避风的港湾,累了倦了委屈了都可以在这里得以释怀。可是孩子们也渐渐明白父母操劳了一辈子,还是把开心的事说给老人听,困苦与迷茫不提也罢,免得他们提心吊胆。不愿唱《时间都去哪了》,只想《常回家看看》。
今年春节,小叔换了新车回家,两位老人满心欢喜。不只为儿子买了新车高兴,更兴奋的是半年未见的孙女孙子跟着后面叫唤爷爷奶奶“我要吃这个。”“我要放炮。”“我要……”跑过来亲上你一口,心都化了,哪有不从之理。除夕晚宴上,小宝发起外星语“杯杯”跟全家人碰杯,然后晃动着脑袋心满意足的模样。去年这时还抱在怀里的宝贝今朝就满地撒欢,还用他的外星语朝你咿咿呀呀,谁能抵得住他的萌?爷爷酒意微醺,其醉不在酒,醉在儿孙的承欢膝下。前日,老公、小叔夫妻陪着母亲带着小宝给大姨拜年。归来时母亲脸上掩不住喜悦,儿孙了了她姐妹相见的心愿。大家心情大好,老公提议在后院制作烧烤,孩子们欢呼雀跃。老公操刀收拾干净乌鱼切片,切羊肉、牛肉成片洒上盐拌上调料按摩腌制两小时。父亲调配酱汁,母亲准备好炭火,小叔摆好从远方带来的烧烤箱。万事俱备,腌好的鱼肉、羊肉、牛肉摆上烤架,不一会就听见滋滋作响,那是油脂被炭火燃烧在歌唱。兄弟俩翻烤着肉片,全然不顾炭火的炙热与烟熏。肉香弥漫着小院,胃口全开,肉片蘸着调料稣香可口,吃了一片再来一片。老爷子父子三人就地干起了啤酒。女儿拍下视频发朋友圈,惹得朋友大叫“给我留罐啤酒,我想吃肉!”小叔得意的说“咱手艺不错吧!我带来的调料是独家秘方。”大家嘴里嚼着肉,点头默认,竖起大拇指。欢声笑语一家人……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家是父母,家是故乡,家是游子回归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