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上幼儿园时,家里只有一辆28式自行车,父亲上班要骑自行车四十分钟的路程,而母亲早上在家属院门口,乘坐搭着绿帆布棚子的卡车当通勤车上班去。大妹是个特别粘人的孩子,每天早上我家都要上演一出大戏:大妹拉着母亲的大腿,不让怀里抱着小妹的妈妈上班车(小妹上厂区里的托儿所),我又拽着大妹的手向幼儿园的方向使劲拽,大妹一边死死地抱着母亲的大腿,一边拼命地哭喊,满满一大车人等在那里,并且看热闹……。经常是我母亲的同事甲、乙、丙、丁、戍帮忙把我和大妹送到幼儿园里。这出戏,上演了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妹实力出演,那哭喊和孙俪不分伯仲。
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了,小妹也上了幼儿园。妈妈买回来一辆28男式自行车,每天中午回来给上陆续小学的我和妹妹做午饭,然后匆匆忙忙扒拉两口饭又去上班了。就是趁着中午妈妈做饭的时间,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大概是八岁那年吧,因为个子矮小,自行车是28男式车,所以我是先学会了“掏裆骑”。年龄小,控制不住大28车,开始时,总是一边喊着:撞了,撞了,一边和人撞车,因此没少挨骂,身上总是挂彩撞伤。
好像是1978年冬天,妈妈当上了先进工作者,奖励了一辆自行车票,全家高兴坏了,赶快凑钱又买回来了一辆28加重“永久”牌新车,给我父亲骑车上下班。大人们谈起加重车来,父亲满脸喜悦说:骑着轻快,舒适,还能带东西。过了一段时间,妈妈说:“家里有三辆车,把旧车卖了吧。”星期天一大早,妈妈爸爸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去了集市上卖车。可是,晚上回来时,是爸爸骑着旧自行车带着妈妈回了家,原来是: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一个大龄男农村青年和他的父亲看上了我家的新加重车,刚开始时,我父母也不舍得把新车让给大龄男青年,但是架不住他们父子苦苦哀求,反复和我父母说:“我们家里人口多,原来没有改革开放时,没有姑娘愿意嫁给我这个大儿子,现在改革开放了,家里有点钱了,好不容易说上个媳妇,人家开的条件是:上海手表,蝴蝶缝纫机和28加重永久自行车。前两样好容易满足了,前两天去了姑娘家,想着好好说说,可人家口气很硬,必须还要加重车,他叔他婶,你们行行好,帮帮我儿子,真怕姑娘跑了,儿子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我们愿意多花钱买。”那个大龄男青年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那辆“永久”新车,可能那是他的幸福吧,我父母本来就是善良的人,禁不住他们的软磨硬泡,也没有多和人家要钱,就把自己家没有捂热乎的新车子让出去了。
后来,我家搬到济南市,我们学校上晚自习,那时的公交车收车早,我只能骑自行车上下学。有一次,下午下学早,我直接跑到公交站乘公交回家,到了半道才想起来:今天我是骑自行车上学的,自行车还在学校里。赶快又回来,再上骑自行车回家了。
后来,那年是1992年[注1],我和大妹结婚时,家里给的嫁妆里就有1989年[注2]抢购狂潮中买回来的天津“飞鸽”自行车。
后来,我们都丢过N辆自行车。
现在,我们有很多辆“共享”自行车。
如果你也是六零后或者是七零后,一定会有我这样的自行车往事,快快来写一下吧。
[注1],我是在1992年的一月十二日结婚的。后来,我大妹也要结婚,我母亲心里不乐意了,和我舅妈说,“一年家里有俩个女儿出嫁不好吧?”舅妈说:“咱家大丫是1991年腊八结婚的,腊七不发腊八发(财了)。咱二丫是92年结婚的,咱家连着两年家中有喜!”这样,我大妹于十一顺利结婚。
[注2],1989年,我国取消了存款物价上涨补贴,那一年物价飞涨,每家每户购买自行车,电视机,电冰箱……甚至有女孩才十岁,爸妈已经给她抢购了自行车,电视机等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