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真的能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大观园里,小姐丫头个个千娇百媚;荣国府中,主人家奴人人栩栩如生。才情与颜值绝美的黛玉令人"我见犹怜",人情与世事练达的宝钗令人肃然起敬,才干与泼辣一体的凤姐令人望而生畏……一笔笔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一句句渗透生活气息的叙说,让读者的思想出入荣国府,遨游大观园——这部奇书留给后人无尽精神宝藏,探索者、考证者、研究者前赴后继,孜孜不倦。
正如有绝世姿容的林黛玉有先天的"不足之症″,俏丫环鸳鸯的脸上有几点雀斑,这部伟大的作品也有几处瑕不掩瑜的细节,慧哥以为其中之一就是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问题。
关于凤姐与薛家兄妹的年龄:第四回宝钗出场时,书中说她“比薛蟠小两岁”。而王熙凤也口称薛蟠为“薛大哥哥”;在贾琏为尤三姐做媒向柳湘莲提亲,解释自己娶尤二姐的原因时,薛蟠也说“这都是舍表妹之过”。由此可见,凤姐的年龄在薛蟠和宝钗之间,或者说宝钗与凤姐年龄悬殊不多,纵观全书,宝钗称呼王熙凤(舅舅家的表姐)都是"凤丫头″,这固然是表姐妹间喜欢开玩笑,同时也表明两人的年龄悬殊不大。而书中所叙宝钗出场时还是个十岁出头的孩子,而此时的凤姐已经嫁给贾琏多年,早已是荣府的管家婆。
书中明说了薛蟠、王熙凤和宝钗三人的生日的,宝钗正月二十一生日,有个小戏子长得像黛玉引发了一串误会。薛蟠五月初三的生日,导致了林妹妹被挡在怡红院外,才有了后来的葬花吟。王熙凤九月初二生日,发生了鲍二媳妇事件。可见,薛蟠出生后一年的九月初二,凤姐出生,再次一年正月二十一,宝钗出生。仔细一算,宝钗竟然只比凤姐小了不到五个月!
关于凤姐与贾琏的年龄: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说贾琏已二十来岁,“今已娶了二年”,有人以四十九回说大观园里除了李纨外“皆不过十五六七岁”,可以印证熙凤早婚,但凤姐只是偶而出入大观园,并非常驻,因此算不得大观园里的姐妹,与此相印证的部分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周瑞家的说王熙凤只二十岁年纪便是荣府的当家人,以此来论则凤姐比贾琏小不了多少,在那个年代实在不能算早婚。
关于凤姐与宝黛的年龄:还是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因为冷子兴是王夫人陪房周瑞的女婿,他深知贾府的内幕,他和贾雨村聊天的时候,说贾宝玉7、8岁(我们暂且算他8岁),黛玉小宝玉一岁,那时是7岁。也就是说凤姐至少比宝玉大12岁。
关于宝黛钗三人的年龄:书中以大观园为主场,以宝黛钗三个感情发展为主线,以五年的时间跨度描写了大观园发生的一幕幕青春嘉年华。按这个场景的年龄排序,三人年龄都只相差一岁。
书中第二十二回的时候,宝钗来贾府过第一个生日,她15岁,宝钗比宝玉大一岁。也就是说,元妃省亲的那一年宝钗15岁、宝玉14岁、黛玉13岁。这也符合原著凤姐说过的“宝玉从小和她们(指黛玉紫鹃)在一处混了几年”。也就是说,在元妃省亲修建大观园之前,宝玉和黛玉在老太太房里,一起住着,有6年的时间。
众姊妹住进大观园,第一年没大事发生,贾宝玉按照一年四季的景致写了4首诗《春夜纪事》、《夏夜纪事》、《秋夜纪事》、《冬夜纪事》。大家都长了一岁,宝钗16、宝玉15、黛玉14。
第二年故事多些,也是全部书最华彩的一段。春天,黛玉写《葬花词》。夏天宝玉挨打。秋天众姐妹结诗社,先写《海棠诗》,然后大观园里吃螃蟹,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冬天“芦雪庐争联即景诗”。这一年,宝钗17、宝玉16、黛玉15。
第三年开春,凤姐小产,李纨、探春、宝钗当家。到了春末夏初的时候,宝玉生日。为什么这样推测呢,那是芍药花盛开的时节,湘云在宝玉寿宴上喝多了,才会“憨湘云醉眠芍药茵”。之后是贾敬死了,贾琏协助办丧事的时候,勾搭上尤二姐。发生了偷取尤二姐、尤三姐自刎的故事。待到凤姐发现了,已经到了初冬,凤姐见尤二姐的时候,“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这已经是冬装了。这一年,宝钗18、宝玉17、黛玉15。
第四年冬天就到了八十回“王道士胡绉妒妇方”的时候,冬天都过完了。这时候,宝钗19、宝玉18、黛玉17。
第五年,薛宝钗出闺成大礼,苦绛珠魂归离恨天——正值青春年华的林黛玉为情夭折,令人唏嘘。
从宝黛钗的年龄,也可以推算出红楼里其它人物的年龄。比如凤姐:黛玉7岁进贾府的时候,王熙凤20岁,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说过“这凤姑娘,今年大还不过二十岁罢,就这等有本事当这样的家。。。”到她大闹宁国府、逼死尤二姐的时候,应该是29岁。她身上已经有了中年妇女才有的泼辣和狠毒。
令人费解的是,如果宝钗只比宝玉大一岁,金玉良缘尚可理解;如果宝钗与凤姐年龄相仿,宝钗就至少比宝玉大十岁,在那个时代这金玉良缘岂不荒唐?
据说《红楼梦》最初是以手抄本的形式辗转相传,这令我想起了小时我们看的一些手抄本禁书,每个抄写者都会以自己的好恶取舍其中一些片段,有的还会即兴添加自己的"创作",以致于在多年后见到原书有面目全非之感——也许曹公原书没有瑕疵,在传抄的过程中出现了舛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