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又名“金拱门”,相信很多人对马路上随处可见的“M”和金灿灿的麦当劳叔叔并不陌生,也知道他常年卖着薯条、汉堡,那为什么说它其实是个做房地产生意的呢?
解释这个观点背后的逻辑之前,先要说到我昨天遇到的一件事,或许能帮助你理解。
一、不靠年费赚钱的健身房
昨天去逛超市,逛着逛着发现一家门面并不显眼的健身房。
门口写着“24h营业”,活像个便利店;而当我好奇地想推门进去,却哭笑不得地发现居然有门禁,要刷卡进出。
我心里不禁嘀咕:这真的是家健身房吗?没人发传单、没人说“游泳健身了解一下”也就算了,把顾客拦在外面算怎么回事,做生意也太佛系了吧?
好在有个店长模样的人坐在门口跟人聊天,看到我才开了门。
我进去转了一圈,发现该有的器材还算齐全,但是场地很小;也有私教带课的教室,却在墙上用大幅标语写着“严禁私教推销”;甚至健身房必备的沐浴间,这里压根儿没有。
等到我向店长了解到:按月收费,每月一百多,自己在公众号或者app付费,下个月不想继续随时取消,每天还可以预约团体课时,我觉得有点搞不懂了。
这家店真的能挣钱吗,这么乱来不会倒闭吧?
据我了解的健身房赚钱方式,就是努力忽悠顾客买个三五年的卡。
人都是有惰性的,健身这种需要吃苦、反人性的事,其实99%的人都很难坚持,那高额的年费就成了收入来源;
哪怕你真的是少数1%能坚持的人,也不要紧,我还听说过开业收完一波年费、第二个月卷款跑路的某连锁健身房。薅完羊毛就跑、可怜的是那些羊。
而带团体课的教练,很多时候就是私教,团体课不用另外付钱、也不许推销,这是要私教跟店长一起饿死吗?
当然,商家不会做吃亏的傻事,而据说这家健身房也开了很多分店,至少说明不会亏钱,但是远不如我了解的其他健身房或者私教赚钱。
当商家追求薄利时,它真正看重的是什么?
跟店长进一步聊天,了解到这个品牌有被阿里投资,从杭州首先开门店,而在杭州门店的月费甚至不足一百元。
其一,薄利带来的是更多流量,而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流量远比钱更值钱。
当健身房有大量的会员后,就拥有了大量关注健身的用户,关注健身的人群更容易关注健康相关的产品。
这个品牌的健身房作为具有健身场景的流量入口,而我跟店长交谈了解到,当流量到达一个量级后,投资方会开发或推出健康产品。
健身房的忠实用户的转化率,将是惊人的。
其二,大数据的建立,与其费尽心思有偿收集,不如等待用户主动提交。
这家健身房进门需要打卡、团课需要预约,其实你的健身习惯、对运动类型的喜好、你的地理位置等通通都转化为数据被征集。
拥有大数据的商家,所获得的长远利益,远比眼前的现金流有价值得多。
看上去是做健身房,其实是为了健康类产品和大数据,并不直接达成获利的经营模式,乍一听有点奇怪,但事实上非常符合商业逻辑。
我理解到这层之后,瞬间想到了我曾经看到的一个观点:麦当劳不是靠餐饮赚钱,其实是靠房地产。
听上去又有点不可思议对不对,让我们来好好分析下就明白了。
二、不靠餐饮赚钱的麦当劳
提到麦当劳,就很容易联想到肯德基,这两家都是随处可见招牌的快餐店,说是餐饮界的巨头也不为过。
那同样是餐饮界的,凭什么麦当劳独自优秀,成为一家靠房地产挣钱的品牌呢?
这可不是谁恶搞出来的玩笑,是曾被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亲口说出的:麦当劳是做地产的。
而这就要说到它的经营模式了。
麦当劳有两项业务:餐厅直营和餐厅加盟。
听上去也很好理解,就是品牌方直接管控的门店,以及交给加盟商经营的分店。
但有意思的是,在麦当劳的营收报告中,收入包括三部分:直营店收入、加盟费、还有租金。
What?一个搞餐饮的为什么要收房租?
原来,麦当劳作为全球知名的快餐品牌,当它在发展中国家、在小城市的新兴商业区选址落店后,往往会为那里带来巨大的客流量,帮助商圈的迅速建立、周边地区房租迅速上涨。
而此时,它再把店铺交给加盟商,同时收取加盟费和大幅上涨后的房租费,这笔利润就非常可观了。
虽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直营店本身收入不菲,但投入的运营成本也同样较大;相比之下,加盟店的加盟费和房租总和,在麦当劳2016年的财报中显示,占总利润的71%。
尤其是房租,在总利润中占了50%。
所以,说麦当劳是一家房地产公司,不过分吧?
三、不靠传销洗脑赚钱的安利
表面上是健身房却是流量入口、表面上是餐饮巨头却靠地产赚钱,这其中的商业逻辑让人惊叹,不禁让我想到一家公司:安利。
在权健被全网痛骂、宛如落水狗的时候;让我觉得很神奇的是,同是贩售高额保健品公司的安利,却好像在近两年洗白了?
比如想给朋友推荐电视剧,张口就会说“我安利你一部剧”,“安利”似乎完全被当作中性偏褒的词语在用。
别误会,我并不想为它打广告,对于保健品本身我保留意见,不想引来什么保健品要不要吃的讨论,我今天想说的同样是它的营销模式。
保健品公司很常见的套路就是:对老人或者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进行洗脑,觉得该公司产品宛如灵丹妙药,买得越多,活得越久。
可是机缘巧合之下,我也曾接触过安利这个公司,过程有点意思。
当时我在豆瓣上找有趣的同城活动,看到两个比较感兴趣的:图书馆讲座,以及城市徒步。
在我加了图书馆的联系人微信后,在她朋友圈看到一个类似大富翁的“现金流桌游”,在游戏中模拟人生,把工资、结婚生子、生病等等情景融入游戏中,非常有代入感。
当时我就报名去玩了这个桌游,意犹未尽。
而后她告诉我还有很多其他活动,比如:城市徒步、健身操课、营养学讲座、职业规划讲座、英语角等等。
这些主题的活动很容易吸引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年轻人,能在忙碌的工作中停下脚步,内视自己、充实自我,外塑身体、开拓视野。
整体展现出的是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与我的追求非常契合。
而参加了两三次活动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她们都是“安利”人。
虽然我对保健品本身不感冒,但是对于建立兴趣社群、转化成付费用户的方法却非常认可。
保健品公司的销售理念,其实就是追求更健康和优质的生活,从兴趣社群转化为潜在顾客,逻辑上是共通的,也非常易于转化。
不仅仅是用户转化率,这种形式的推销其实对于品牌本身形象也是非常有利的。
相比“权健”这种正在被全网喷的窘境下,我却没有连带着对安利也产生恶感,那些有趣的活动功不可没。
一家24h健身房,引发了我以上一系列的联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也许背后蕴含了深层的商业逻辑。
在大家越来越习惯于结果导向的现代社会,也许思维上拐个弯,比直球更能击中利润的红心。
(欢迎在评论区跟我讨论,如果觉得文章有趣,给我点个红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