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Graham著 阮一峰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的文集,有点像随笔,记录了他自己的所思所想,多数时间是对自己特立独行行为的自我辩护。作者既是一名黑客又是一名画家。
1)作者自认为自己小时候是“不受欢迎的书呆子”。那些埋头读书,只想追求正确答案,没有为了获得同伴的关注和称赞,保持与群体一致的人,被视为“书呆子”。
11岁之前,小孩的生活由家长主导,其他孩子的影响有限。孩子们不是不关心小学里其他同学的想法,但是后者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小学毕业后,这种情形开始发生变化。到了11岁左右,孩子们逐渐把家庭生活当作寻常事了。他们在同伴中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并认为那个世界才是重要的,比家里的世界更重要。实际上,如果他们在家里与父母发生冲突,反而能在那个新世界中挣得面子,而他们也确实更在乎那个世界。那是个以“受欢迎”为标准的等级世界。当你踩水时,你的身体就会被托起来。同样,在任何社会等级制度中,那些对自己没自信的人就会通过虐待他们眼中的下等人来突显自己的身份。怎样让自己更受“欢迎”?个人魅力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你应该考虑如何结盟。秘诀是不停地设法使自己与其他受欢迎的人的关系变得更密切。没有什么比一个共同的敌人更能使得人们团结起来了。哪怕敌人不存在,他也可以创造一个出来,一群人在一起,揪出一个书呆子,居高临下欺负他,就会把彼此联系起来。一起攻击一个人,所有人因此都成了自己人。
作者描述的青少年世界有些残酷,但可能是真实的,在现在,网上不断爆出一伙孩子欺负一个孩子的情况,还用手机录像上传到网络,实在令人惊心。在孩子11岁之前,培养孩子的界限意识,坚持选择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不要为了取悦于他人而叛变自己的良心,多么重要。
2)画家、黑客、作家,都是对自己的创作富有热情,通过实践,或临摹范例来学习的。练习,练习,才一步步登上顶峰的。哈哈,尽管作者自认为自己非常聪明也认可这样的观点。他评论达.芬奇的《女性的肖像》中说,达.芬奇觉不会因为别人不会认真看背景部分的细节而放松认真的程度,他很仔细地画了肖像背后树枝上的每一片叶子。就像迈克尔乔丹,每一个球都一丝不苟,绝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所有那些看不见的细节合并在一起,就使得这样的东西产生了惊人的效果,仿佛上千个细微的声音都以同一个音调在歌唱。
3)心里无所不想,但是不一定要说出来。作者鼓励自己在心里默默思考那些无法无天的想法。“守口如瓶,笑脸相迎”,避免你受到攻击,而被牵制了时间。与笨蛋辩论,也会变成笨蛋。哈哈,有趣!
谁都认为自己心态开放,愿意接受新思想,但事实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