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片段3 结硬寨,打呆仗——打通知识的阻塞
我读书的目的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
最近我在看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这本书有近500页,主要讲述影视制作和讲故事的方法。
如果要你来读这本书,你会怎么读?每天给自己订一个计划:比如读50页,10天读完,然后从第一页开始,读到最后一页吗?这基本上是我以前的读书方法。
我现在的方法是:结硬寨,打呆仗。
首先,我要找到这本书对我而言的紧要之处。比如,我看目录之后对作者提出的“结构图谱”觉得困惑 四个字都认识,加起来啥意思就不知道了。
于是, 我翻开相关章节略读,研究分析“结构图谱”这个概念的意义和作用。
我发现,我必须把这一章20多页的小标题连起来看,才能理解结构图谱的意思。
而其中第 一部分“结构”是什么,短短300字的部分, 便让我看了两个多小时,做了几千字的读书笔记。
你可能觉得,读300字,要两个小时时间? 这也太慢了吧!学了速读法,可能10秒钟都用不了。
而我,单单是要弄明白“结构图谱”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就断断续续花了五六天的时间。
可是,在这期间我打通了很多阻塞:为什么一些诗歌很短而有冲击力?艺术表现的隐喻是如何实现的?我下次的演讲可以如何优化节奏?在写作中关注哪个要素就能让冲突意义放大?在最短的时间内构思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应该从哪里入手?
不懂得“结硬寨,打呆仗” 的奥妙,你要花多少时间学习技巧,才能在这么多领域间建立联系呢?
【I便签】
【what】在医学界有个段子,说的是期末考试时,同学们求老师给划重点,于是老师给大家把整本书从头划到尾,老师还言之凿凿地说:“这整本书都是重点。”同学们都大失所望,因为如果一整本书都是重点,就意味着根本没有重点。
【why】像这样,读书抓不住重点,不仅在考试时拿不到高分,更别提应用知识了。久而久之,我们患上了“知识焦虑症”,每看见一个新知识就想学,让知识在我们的脑子里越积累越多,怎么学也不够,不惜为此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可是,如果你在读书时能够抓住重点,一通百通,就能学一次,抵十次,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how】那么,怎么才能“抓住重点,一通百通”呢?一共3个步骤。
1.寻找重点:确定自己的读书目的,快速翻阅全书,找到整本书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知识。
2.理解重点:
(1)针对最重要的知识,看是否能直接理解。
(2)如果不能理解,则翻阅相关章节进行略读。
(3)如果还不能理解,则进行详读和做笔记。
3.迁移应用:问问自己这个最重要的知识,还能被应用到哪些不同的领域?
【where】这个方法适合于想要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人群。
【A1便签】
【故事】上周,我发现了一个做笔记的方法,觉得很不错,就将它做成了模板打印出来,然后将我想读的5本书中,每一本的每一章每一节都塞了一页笔记纸,塞的时候很开心,觉得这下自己肯定可以获得特别多的笔记和收获,可是塞完之后才发现,过多的笔记纸让我心理压力倍增,我很难再翻开这5本书了。
【反思】1.读书之前,我没有考虑清楚自己为什么读书,只是将笔记纸都塞满了书,误以为“很多的笔记”就是“很多的收获”。
2.我将每一本书的每一章每一节都塞了一页笔记纸,就是“如果整本书都划为重点,其实就是没划重点”的表现,徒然增加很多工作量和心理压力。
3.我没有考虑清楚读这些书,能为我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以及如何迁移到其他不同的领域,做到一通百通。
【A2便签】
【目标】一周内,用《九宫格写作法》写出一篇文章。
【行动计划】1.阅读《九宫格写作法》,确定其中对我最重要的知识是第4章“最强写作模板”。
2.略读4种模板的应用方法,如果不能理解,再详读相关的其他章节,并做好笔记。
3.问问自己,这4种模板,还能被应用到哪些不同的领域。
4.挑选其中一种模板,进行写作,投稿到我们的写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