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的阅读奇迹》,作者王桂香,一个普通的初三语文老师,在平凡的讲台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把日常琐碎的教学工作谱成了乐曲,把坚持写成了奇迹。
我眼中的“河南麦子”。很清楚得记得,初识麦子老师的时候也是我初识阶梯学校,初识全人之美课程之时,也是我刚刚跳出了我自认为压抑的环境之时,一切不仅是新奇,更是一种力量的注入。记得在当时,麦子老师分享她读过的书,一串串书名从她嘴里流利地跳出来,书中的内容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被得以运用。当时给我的震撼不亚于小地震。开始百度王老师的简历:河南省商水县化河乡第一初级中学语文教师,09年加入网师,10年践行新教育,随后几年先后被评为“最美教室”“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中国好教师”。朱永新老师评价她是新教育的麦子。童喜喜老师评价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籽粒来。
但这些头衔后面更令我吃惊的是麦子老师的五个小时的作息安排:
1、读《论语》十则;2、读或批注《人间词话》三则;3、批改作文十篇;4、编写教案一篇;5、备课一节。
这一个个数字让我对矮小的麦子老师肃然起敬了。
今天读到麦子老师的这本书,竟没感到惊讶,这样一个愿意俯下身子扎根于教室的老师,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在书中,她经历过的教学生活,和孩子编织过的时光被她娓娓道来。让我影响比较深刻的是日常语文课和多彩有料的写作课这两个板块。
日常语文课中,麦子老师按照有效教学框架编写教案的部分让我汗颜,从教这么多年,除了要开始公开课时我会用心的自己编写教案外,其他时候都是照用别人的教案,对教案并不上心,上课的随性比较强,这也是多年来致使自己平庸的原因吧。
语文课的多彩性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但是各种的恐惧把自己束缚了,看看麦子老师的做法,仔细想想并非外界原因让自己不敢尝试,而是自身的无为和懒惰。
而在写作上就是要让孩子有什么可写。这个认识我是有的,但是和麦子老师相比,缺少的是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写作素材和文章写作时对孩子的精确知道和雕琢。
书读完了,平凡的故事,熟悉的场景,却让我感慨万千。对麦子老师来说,孩子的阅读是奇迹,对我们来说,麦子老师的坚持不辍才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