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反复读新教育年度报告系列朱永新的《文化,为学校立魂》,咀嚼之精华,吸收之养分,内化于心。如果把学校比作一棵大树,这棵树要想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就需养得深根。那么文化就是供应根部的全部养分,它能使大树不断向上生长,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现就结合新教育,浅谈学校文化的几点拙见。
一 新教育学校文化基于教育之道。
1. 对学校教育本质的理解决定着学校文化形成与发展背后的价值观。
我们现在正处于变革的时代,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每个组织,每个人都在寻“道”之路上。或是真理之道,或是做人之道,或是健康之道,或财富之道,而学校文化则是在探寻教育之道。新教育提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则是基于教育之道。
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对教育的终极意义有了思考与追求。如果过分强调分数、升学率和功利,学校则会失去进步的灵气,失去发展的追求动力,以至于变成一成不变的“死水”。教育毕竟“不仅仅是看到眼前的事情,而要思考几十年之后的事。”而新教育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美好的教育蓝图。
2.寻术更要问道:学校文化的“术”时代与“道”时代
“术”时代是工具理性的时代,是物质文明的象征,而“道”时代是价值意义的时代,是精神文明的象征。
新教育不单单是一种知识的教育,它更是一种心灵教育;不是成绩竞争的教育,而是一种精神进取向上的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物的教育,更是一种关于人的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谋生的教育,更是一种做人之道的教育。
在新教育实践中,使每个孩子获得一种能力、一种品格,这种能力和品格能赋予他们力量,使得他们无论得到生活怎样的“赐予”,福兮祸兮都能践行做人之道,把生活过好,把责任担好。这应是新教育学校文化对于教育之道本质的诠释。
人的成长是缓慢的,教育也是一种慢活儿,思想的获取与洞察是人的发展历程中最为动人的图景。而新教育帮助我们对学校文化的理解有了深深地凝视和探索,我们的思想和骨子里最终将会饱含着对学校文化及教育发展的深刻认知,它会自觉地“溶”在我们的教育领导时域里,滋养我们的教育灵魂,最终达到幸福的彼岸。
二 新教育学校文化生于校本师生。
美国学者迪尔和彼得森认为,“学校文化是由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长期以来工作和生活所共同建构的组织传统与规则,并且内化与思考、活动和感知问题的方式。”
新教育的学校文化也是如此,它需要把新教育之魂加以外化或对象化的表达,在学校的每个细微领域,氤氲新教育文化的生机,浸润新教育文化的精神,通过师生共读共写共生活、研发卓越课程、构建理想课堂、推进每月一事等途径,师生真正把新教育之魂“活出来”。
新教育人有共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认同并自觉践行新教育实验的文化使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确定使命后,描绘愿景,是建设新教育学校文化的关键。价值观是未实现使命、愿景而提炼出来,并予以倡导、指导师生元共同行为的准则。
师生行为是新教育学校文化的气质概括。如师生的笑容灿烂不灿烂?学生能不能主动与你打招呼?从中都可以看出学校的文化品味。学校行为主要由两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领域也即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构成,它们在日常道德实践、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社团活动、社区与野外活动等时空中展开。体现在道德水准上、课堂的境界上、阅读生活上、教师的行为方式上、教师的教研活动上等。
失去师生认同和参与的学校文化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师生共同建构和改造的学校文化只能如断梗浮萍转瞬即逝。师生为本是学校文化的基本定位,师生的活力是学校文化的动力,师生所共同创造的价值是学校文化的最终价值体现。
三 新教育学校文化成于社会互动。
学校文化的实践归根到底是学校与社会群体、团体、组织建立横向纵向学习网络和长期满意关系的实践。
学校文化不是内部主义的、孤立主义的,也不是形式主义的,学校文化要成为社会精神文化的中心,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学校文化要担负起提升社会文化的功能,通过向社会输出优质的学校文化,来与社会文化良性互动,易有效能的学校文化,带动有效的社会发展。
学校文化,不应该是社会文化的适应者,它更是社会文化的改变者、影响者、缔造者、修正者,创造者。学校拥有力量兼具社区、家庭、公众等的能量,并使之合力彰显需要文化的效果。新教育通过十大行动中的聆听窗外声音、家校合作共育等有效途径来形成社会互动。
文化育人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文化育人的关键是需要文化建设体系和文化力的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蕴藏着一股巨大的隐性教育力量。师生在文化引领中,在学校文化熏陶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科学和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学校文化塑造一种理念,能开创一种传统,能形成一种风格,能提升一种品味,能升华一种境界,能培养一种修养,能促成一种特色,能树立一种形象,最终成就一种品牌。
新教育理念融于学校文化中,融于学校标志中,融于学校制度、活动中,更要融于全校师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最终学校文化在学校中更具有积淀性、时代性、独特性、生成性和人文性,更具亲和力、驱动力、感染力、生命力和感召力!那是一种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