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器
在采购时,要确定是否包含安装、上架和加电服务,同时,电源类型要确定交直流,以及根据情况确定PDU是欧标还是国标,电源线和接地线的长度也要考虑,在采购下单前及时告知设备厂家。
在RAID卡和HBA卡的选择上,往往不做RAID,单纯是一个冷数据的话,会选择盘数较多的服务器,例如36*16TB,这时选择直通卡,所以,在此时,往往会选择做分布式存储(多副本或者纠删码),而不做RAID。那么在选择做RAID时,要根据RAID级别选择合适的RAID卡,RAID有一个内存的参数,2G、4G等。一般,6块盘以下的选择2G缓存,数据盘在30块以下的选择4G缓存即可。
内存的选择与离不开应用的需求。在内存条的选择上,数量要用4的倍数。这是因为服务器往往是2个CPU,每个CPU有两个通道,于是采用4X个内存条会更能发挥CPU的性能。内存的大小与物理核数有很大关联。往往,26核匹配256G内存就够用了。大数据场景对内存的要求更高一些,可以适当冗余。
网卡的选择上,和服务器做bond有关。bond可以将多个网卡绑定到一起,让两个或者多个接口作为一个接口,提高带宽的同时,提供网络链路的冗余。当其中有一块网卡故障的时候,不会中断服务器的业务。所以网卡的选择往往是成对的。在端口分配时,需要注意网卡1和网卡2的端口名称,不同的厂家支持对端口之间做Bond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设计时,和厂家要进行沟通。
二、交换机
核心交换机(数据中心交换机)往往作为资源池的出口,要考虑未来的扩容进行端口和业务板的设计。根据业务情况,尽量选择40GE和100GE的端口板,减少万兆端口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在接入交换机中,一般采用千兆交换机和万兆交换机。要注意的是,千兆交换机的上联链路至少选择10GE的,万兆交换机的上联至少选择25GE或40GE的。因此,在两个交换机做堆叠和M-Lag的时候,转发链路(peer-Link)也要用同样的链路。
在光模块的选择上,两端设备的光模块必须是一致的。有些数据设备的端口可能支持向下兼容,例如100GE的端口支持40GE的光模块,25GE的端口支持10GE的光模块,但需要和设备厂家进行沟通,是否支持这种模式?在设计时,考虑未来的扩容情况,选择是否用这种低成本形式建设。
光模块有很多种,LC和MPO的并不一样。LC是数通设备到ODF使用的居多。往往是黄色的。也就是单模的。MPO是多模光纤,颜色通常为水蓝色,在设备与设备之间互联的使用。
SCB是指槽位,一般有8槽位、16槽位。目前大部分的交换机均支持交直流电源模块,但是还要根据机房情况,确定交直流电源、电源线、接地线等。有些交换机会根据槽位进行配置电源模块,例如本期工程占用2个槽位,厂家也许会配置一个电源模块。虽然也能正常运行,但是在工程验收时,运维条线会提出问题,无法验收通过。所以要注意电源模块的冗余,设计时要避免单电源的交换机!
有时候,应用在接入时,提出的接入链路需要并不明确。网络设计时,在10GE和25GE的链路会出现犹豫不定的情况。通过对现网的业务分析,闪存(SSD)存储和视频流往往需要25GE的接入链路,其他10GE的接入链路即可满足。
在选择M-Lag和堆叠的情况下,要和设备厂家进行沟通确认,有些低端的交换机并不支持M-Lag。
搬运请注明出处,有任何问题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