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一行,已是三年。前路漫漫,其修远兮。欲学中医,于经典中求之,于自然中求之。
(一)初识经典
庚子年八月初四,我带着行囊和一颗热忱的心踏步进入甘中医大的校园。 像一片不知未来的树叶,悄悄落在校园。然后我便迎来许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公共课、第一次社团活动、第一次问诊、第一次摸脉、第一次跟诊。大一大二的时光,我沉溺在享乐的海洋,自由且散漫。于是我开始不停地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是否如自己所愿。答案是我内心觉得我还差一步,于是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期待,它一遍遍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依稀记得,我刚进入中医经典学习班的时候。懵懂无知,对中医的认识少之又少。当然,我并不是20级的学生里,第一批加入中医经典学习班的人。机缘巧合下我与中医经典学习班结识。这是我离中医经典最近的一次,我曾无数次幻想过。我会如何学中医?而如今,我开始踏着仲景之路学中医。
(二)再识经典
“少则得,多则惑”。壬寅年日月十八日,我步入了学习经典的第二个阶段——经典到底要怎么读才能读通透。我不停的问自己,学经典到底该怎么学以及我该怎么做。就是这一天,我看到一些话——什么是第一性原则?当我们选定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标之后,将所有的生命都围绕这个目标来做,其他的事情都不予理睬,佛来也杀,魔来也杀,那么你就可能会成功。
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不要给自己找理由,把简单的事情一遍一遍重复地做下去。每天就那么一点事情,让它流程化,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流程化,不要轻易地打碎这个流程,一旦打碎,你就可能迷失了。我觉得,成功是熬出来的。熬出来之后,你就有了华美的“牛毛”,有了齐整的“牛角”,这时候不努力,还什么时候努力呢?所以,重要的是要有本事,要有自己的立身之本。当时的我自己太迷茫了,以至于读到这些话使我觉得自己走入了迷途,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坚持,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学中医,我有没有走错方向。我陷入了自我怀疑。我确信学经典不会错,但实在觉得经典学起来很艰难。不断地揣摩,去做,去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只是在这一阶段仅对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去悟。今日看来,当时的悟不透彻也不明了。但这是我反复斟酌,丝毫不敢怠慢的坚持和完善。
(三)依靠经典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那就是它字简理奥。反复的读,才能咀嚼其中滋味。我怕是还没有入门。后来,我寻找我的师友以及我的兄长,去证实这件事。壬寅年五月十八日,我结束了这场认知的战斗。得出的结论是把经典谙熟于心。起初,我还是很迷茫,我不确定自己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效果,但我愿意试一试。记得在寒假,早上晚上读伤寒,背伤寒。不管是一条也好,十条也好。读一读,我就觉得心安。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时常探寻静心宁神之法。观伤寒之奥妙无穷得法便是脚踏实地,心无杂念。
(四)于自然处读伤寒
面对大自然,有时候如同溺入水中,害怕忘记呼吸,却被美的妙不可言。低头是伤寒,抬头是美景的日子过得最为舒适。大概是从去年开始,我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每一次待在百草园,我内心时常充盈得无须摄入其他养分,伤寒论条文也源源不断从心中涌出。接纳自己的习惯,满足自己的内心。时常在大自然中放空自己,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耐心整理自己的心情。思考中医,拍照记录,写一篇日记。张开双手,环抱世界,自在,舒适,像风一样轻盈。透彻的看清自己的状况,我的精神自在,我的内心自然平静。
(五)跟师学经典
好的老师犹如胶卷,冲洗之后,焕然一新。是大一时刘老师在卷面上写的 : 你做的很好,你知道怎么学中医。是大二时王老师说 : 你做事很认真。是大二时任老师说 : 给自己三十年成才。是大三时,师兄说 : 你对待事物很认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我近三年来对老师的思考。每当我遇到疑惑,他们总是第一位帮助我的人。教我学习中医专业课,更让我学会感恩。
伴随时间,知识在不断沉淀。在过去的时间,我摁下快门,想留住一些珍贵的东西。四季更迭,而我依然澄澈。今后,一心读书。暴露弱点,完善自己。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当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