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小孩对出绝妙对联,父亲连连称赞

明朝洪武年间,一对父子到江边游玩,只见江里有两条船一块往前划,不一会儿工夫,那只带帆的船,跑到另一只摇橹的船前面去了。父亲看帆船超过了摇橹船,灵机一动,就想出了一句上联,让儿子来对: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这个上联不单说了两条船的快慢,而且还是个人名谐音谜。即:“橹速”指“鲁肃”;“帆快”指“樊哙”。鲁肃是三国时东吴将军,樊哙是汉高祖刘邦的一员大将,这两个人都挺有名。

父亲出的这个人名谜联,把八岁的儿子给难住了。他正为想不出下联而着急呢,忽然远处飘来一阵悠扬的笛声,近处又传来低沉的箫声。箫跟笛子一样,也是用竹管做的乐器,不过笛子是横吹,箫是竖吹。儿子听了之后,立刻想出了下联: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八音”指乐器,我国古代把乐器分成八类。这个下联是说,笛子和箫一块吹奏,虽说笛子声音挺清,可比不上箫音的柔和。并且这下联也是个人名谜:“笛清”是指“狄青”,“箫和”指“萧何”。狄青是北宋的大将,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大臣。这两个人也是历史上出名的人物。

父亲听儿子对得这么好,高兴得用手把儿子举得老高。这个八岁的小孩名叫陈洽。

陈洽,字叔远,后因擅长书法被推荐到朝廷任职。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称帝后,官至吏部右侍郎,兵部尚书。陈洽曾参与修撰《永乐大典》。后多次随军出征任参赞军事,立下战功。

公元1426年,征讨黎利(越南后黎朝开国君主)时,五十六岁的陈洽也披挂上阵。因带兵将领王通不听陈洽的建议,莽撞进兵,不幸兵败,因拒绝降敌自刎而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乐器简介: 吹管乐器。我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钥』...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4,377评论 3 5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754评论 0 18
  • (以下图片均为手机拍摄,且未做任何美化等处理) 黄龙景区到松潘的路上,偶遇了雨夹雪中的夕阳西下 去黄龙景区的路上,...
    陸嗔阅读 1,244评论 22 25
  • 我说奔赴远方是因为某个地方有你 我说颠沛流离地折腾也在所不惜 累了倦了困了迷茫的时候就回家 歇好了旧伤未痊愈还是要...
    清水浮萍阅读 163评论 0 1
  • 一直没看《肖申克的救赎》,总觉得这部电影的题裁很沉重。但看过之后,我不禁被震撼了,它没有说教,只是一个特别具有感染...
    安扬育儿阅读 317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