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
这是精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的第2天。
01
孩子生活中的人,构成了孩子的世界
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环境的产物。家庭环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家庭环境方面,结构并不重要,也就是说父母可以是生活在一起的状态,也可以是分开生活的状态。
经研究显示,家庭结构本身对孩子的认知或情感发展几乎没什么影响。而父母相处融洽是养育快乐孩子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则得到70%的青少年的认同。
02
在孩子看来,他分属于父母双方,依附于父母双方,也是双方两个人中的一部分。
因此,当父母双方不在一起时,也应该互相欣赏彼此的优点,弱化对方的缺点。
毕竟,带孩子来到世间的其中一人若是经常被定性为“坏人”,孩子往往也会把这种想法加以内化,认为自己也是“坏人”。
如果父母双方中的一方不肯为孩子付出时,身为大人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甚至包括在自己的内心诋毁对方。
当孩子因为父母的亲密关系出现冲突而忍受痛苦,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陪在他的身边,在他感到痛苦的时候,自己是在场的,并且敞开心胸面对和接纳孩子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不否认不逃避,相伴着一起度过煎熬的日子。
03
父母双方在一起生活的状态,大多数家庭都难免会有争吵发生。这时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处理和化解冲突。在和谐的家庭中,家人争吵时,仍会尊重及欣赏彼此,并想办法让自己的意见获得认可,也让自己的感受获得倾听和理解。
理想的争论方式是这样的:
一次只解决一个议题,紧记争论的焦点究竟是什么;不是以获胜为目标,而是在追求理解;使用“我陈述句”,而不是用“你陈述句”。
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承认自己的感受,也考虑对方的感受
2.定义你自己,不定义对方
3.不要反应,而是要反思
4.接纳自己的脆弱,而不是害怕示弱
5.不要径直认定他人的意图
04
在家庭生活中,想要顾及家人的感受,需要大量的善意。培养善意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回应对方并寻求回应或关注的请求;在对方身上寻求慰藉,而不是把对方视为对手。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对方身上寻求他们值得欣赏的特质。我们可以在对方的身上寻找缺陷和错误,可以表达自己的欣赏和批评,渐渐地就会越来越了解对方听得进去哪种话,形成有效沟通。
展现善意不是自我牺牲或缺乏自信的象征。展现善意不是指生气时不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只会说明自己的感受及原因,但是不会责怪或侮辱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