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想写点什么,关于张九龄。然而并未深入了解,草草动笔怕唐突。史书上也是寥寥几笔,如同张九龄的文风,清淡,朴素,却句句意味深远。这是一个月亮一样的人。如果商鞅、诸葛亮、张居正是太阳,是兵器,灼目而尖锐,张九龄就是月亮。温润到极致,皎洁到极致。
开元盛世最后一位贤相。
遗憾的是,由于他宰相的身份,流传下来的多是公文,没有多少诗篇。便是诗篇里,称颂盛世圣德的应景诗也居多。这几日,我把那些真正属于他自己,也属于我的那些诗句,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
盛唐的气象太宏大,以至于忽略了张九龄。我常常想象,他的话不多,总是不疾不徐,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唐帝国的事务。或许是他的举重若轻,让唐玄宗慢慢松弛了下来。稳定的繁荣和持久的安全感让这位皇帝在声色中寻求刺激。
开元二十四年,玄宗听信李林甫,将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
也是在开元二十四年,时任平卢将军的安禄山,讨伐契丹失利,罪当斩。张九龄奏请将安禄山斩首。他作了一个预言。
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玄宗为示皇家的宽仁,将其释放。那是在落叶萧瑟的深秋,玄宗却遣宫人给张九龄送了一把扇子。
张九龄没有活到安史之乱,这或许对他来说是一个好事。我不知道他被贬之后都做了什么。我只知道,有一首诗写在被贬之后。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我也不知道,玄宗逃离长安,在蜀郡的秋夜里,望着月亮,有没有想起故人。
据史书载,玄宗在张九龄之后,每次选宰相,都要问一句,风度如九龄否。
望月怀远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