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古代的道德规范和技艺有关——没规矩、没修养
“四”指“四维”:礼、义、廉、耻,是行为道德规范和准则;“六”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是古时贵族教育体系。“四六不懂”,也就是说这个人没规矩、没教养。
二、和儒家推崇的经典有关——不读书、不懂理
“四”是指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六”是指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由于焚书坑儒《乐经》后来失传了,故此变成了现在的“五经”。)
“四六不懂”,也就是说这个人不读书、不懂道理。
三、和汉字笔画有关——不懂做人最基本的道理
做人的基本道理就是要上知天,下知地,中知人事,懂伦理,孝父母,避祸凶。
“天”字四画,“地”字六画,即不知天地;“父”字四画,“母”字六画,即不知父母;“文”字四画,“字”字六画,即不知文字;“孔”字四画,“老”字六画,即不知孔(子)老(子)
所以,“四六不懂”的意思是说:上不知天,下不知地,为人不知父母,为学不懂文字,不知老子、孔子为谁,这样一个不懂得做人基本道理的人,就已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四、和人们所处的方位有关——没方向、没依靠
“四”代表着东、南、西、北四方;“六”代表着六合,就是东南西北再加上天地。
“四六不懂”就是不着天、不着地,无边际,一点都不靠谱。
五、来自《易经》“阴阳界”之说
“不三不四”这句话,成语辞典解释是:“不象这也不象那,不象样子。与不伦不类意思相似。指不正派或不规范”。为什么不三不四就是不象样子呢?原来在天数三四之间有一个“阴阳界”,不三不四就象指:不阴不阳。《易经》中天四是阳爻的起点,地六是阴爻的起点。当然也可以说天四是阴爻的终点,地六是阳爻的终点。无论是起点或者终点,都不堪重用。
“四六不懂”也就有了不识好歹,不知好坏的意思了。
注:爻(yáo),《周易》卦的长短横道,即“—”和“--”。“—”是阳爻,“--”是阴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