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头脑风暴”成了大家竞相追逐的开会方式。一个事情不知道怎么办先头脑风暴一下。但是这真的有用吗?北伊利诺伊大学发表在《传播杂志》上的研究指出其价值其实在于团建而非战术会议,头脑风暴所倡导的积极、开放、借鉴他人思想的原则可以促进团队凝聚力和信任感。
换句话说就是用这种方法其实很难真正的解决问题。但是我认为至少在一种情况下头脑风暴是好用的,那就是这一群人对待解决的问题都有很深厚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并且大家在前期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做了研究,头脑风暴是分享个人的研究的结果并相互进行知识的碰撞一遍做出最好的选择。
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每门课都会有reading list 和 group assignment, 在这一个组中,有的同学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读完了所有的相关内容,有的甚至做了更深入的了解,而有的同学完全没有准备,在这种知识储备不一致的情况下的头脑风暴,往往不是令人愉悦得,没有准备的同学如果是沉默性格那还好说,如果是盲目自信的性格那讨论往往会是非常低效。
在我回国的第一年是加入了一家做房地产软件的德企,我们有建筑顾问团队帮助客户针对企业的问题做相应的解决方案,顾问团队中大都是国外毕业的建筑相关专业的90年左右的同事,但是有一位是80年的在软件方面很有经验的同事,当然这种团队组成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位同事没有任何建筑相关的背景,但是他非常喜欢组织头脑风暴让大家想像一下,相信我我们每个人心中的OS都是¥%¥。
其实也就是不要盲目的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因为没有相关知识,而知识是基础,没有基础想象力也就无从谈起。毕竟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也是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按照前人的基础去做实验,实验了将近1600种材料才发明了电灯。
每日一更.50
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