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小念到大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直到这次才有幸相见。这次活动是由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广电20-2易婷带队,广电20-2李重谦和刘莹、艺术设计19-2翟参政、网络工程20欧水莹组成的红色文化传承价值中三五九旅精神调研宣讲团。
岳麓书院,是最后一站,是结束也是开始。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岳麓书院不仅是湖南大学的文史哲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湖南省旅游胜地,更是整个长沙市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以“红色”开始,用“书香”结束。
早上的太阳并没有比我们更积极,那天的天很阴,很适合爬山。一路除了活动的成果聊得最多的就是回去的路,果然还是要结束了。这一趟旅程,我们大家走着开始,现在走着结束。
抬起头,‘岳麓山’三个字很显眼,自带光环般的让我印象深刻。当我们在‘岳麓山’脚拍照留念时,一位骑行的大叔主动过来与我们合照。他说他知道我们学校,知道王震将军,他还慷慨激昂的说,没有王震将军就没有现在的新疆。7点开始行动,一路上还是遇到很多晨练的人,结伴而行。脚步悠闲,满面春光,一路上说说笑笑也很舒服。
岳麓山海拔其实并不高,300米的距离与其他的五大名山相比并不高,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出于对岳麓书院的好奇与敬意,这一段崎岖陡峭的山路就是走着走着就走完了。谁说下坡容易,面对45度的斜坡,只能靠脚刹。
湖南的天气多变,刚到岳麓书院的门口,大雨倾盆。顾不得拍照和说笑,急急忙忙的买票。听着身旁操着各色口音的甚至是不同语系的人,我发现我还是低估了它的魅力。冒雨冲进去。那个时候什么美好的想法都没有,人在困难的时候想的才简单,古人语“饱暖思淫欲”诚不欺我。
书院很大,侧面还有一座庙,里面拜的是孔子。因为下雨,大殿里还是有很多人,听着导游一遍介绍,一遍听雨。坐在门口休息时,看到一群老人在门口合影。时间雕琢了面容,却坚硬了友谊。看到他们笑呵呵的专注每一张合影,岁月带来的伤害似乎降到了最小。
最后吃一顿饭,将我们再次好好地聚在一起。饭桌上不谈离别,只是聊聊活动。一群人像以前开展活动一样走到地铁口,当买的不同的票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真的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