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慢下来才有味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一听到这句话时第一反应就是读书要读得很多很多,乃至到万卷,只有这样写文章才很厉害,于是我们拼命地读,甚至囫囵吞枣不求其意,可惜我们把“破”给漏掉,真正的读书要把书中的道理读懂读透。

一、如何慢?

有道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们慢下来不仅要领悟作者的所说的内容精华,把书中所说知识融会贯通,还要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正如成甲在《好好学习》所说的:

读出作者想写而没写的作者没写而应该写的:在哪些观点上,作者比前人有突破?哪些理念其实是换了一个样子的包装?哪些问题,其实别人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同一本书读出不同的感觉。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我们每读一遍就有一种新的收获,常读常新,说明书中的一些观点能让我们去思考去探索,有思考有探索的知识才会吸收。我们慢下来的目的就是读懂一本书,把书中的知识内化成践行的动力,汲取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如果不能带来践行的知识再多也无用,这就是很多人明白了道理却依旧重复走昨天老路的原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得也是这个道理。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看完一本书最大的悲哀是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没有问题往往是好像什么都懂又好像什么都不懂;其次是无用的问题,无用的问题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无用的问题往往也是我们没把书本读透所带来的。

把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当我们打开一本书,首先要明白这本书要告我们什么道理,然后这些道理我们要如何弄懂?如果书中所说的道理我还没琢磨不透要寻求哪些帮助?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道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比如成甲所著的《好好学习》这本书,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教我们如何提高学习能力,让学习事半功倍,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如何获得提高学习能力?书中所说的提升能力方法我们能否娴熟地运用到平时学习中?如果我们不能达到作者所说的那种效果问题出在哪里?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

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功,有些时间花出去了能给你带来更多的收益,看似是慢下来,其实结果才最重要,如果学习只会开花不能结果,那么宁可在学习的过程中多磨会儿刀,多授些粉。只有把那些心中的疑惑弄明了,学习才会游刃有余。

一个好的读书笔记要有这四点:
第一、要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第二、是要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第三、要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最后,还要发现这本书和之前读过的书之间的联系。
我们一本书要读两遍,第一遍要陷进去,跟着作者的思维走;第二遍要跳出来,发表你对这本书的看法。
读书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合理、量化的目标。其次,要关注自己的实际状态,而不是单纯关注数量。书籍相当于一张地图,如果你不去走路的话,知道路线也没有用。最后,读一遍是不够的,重新读一本书很重要。 【内容来自得到】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合上书本,心中一片澄明,这种快意只有自己能体会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在程序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无法将类型“XXX”隐式装换为“XXX”,如下例子: 那这是什么原因呢? 由于 C# ...
    李昀熹1112阅读 5,144评论 0 0
  • @所有人 Benjamin小课堂 大家早哦! 今日知识点~ 夏天到了, 大家每天都要洗澡,对于洗澡你用英语会怎么说...
    紫曦Blair阅读 2,540评论 0 0
  • 个体行为:是指能被人观察到的或是能用仪器测的到的个体活动,以及意识和潜意识历程。 行为改变包括生理上的成熟,有机体...
    文昌许珊珊阅读 2,047评论 0 0
  • 那个区域是小摊贩的指定“合法”区域,每天下午5:30左右吧,只见许多简易餐车陆续归位。快速准备,然后就开启了盛宴制...
    西抉阅读 1,85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