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做自己成长训练营】的自己人许盼。我今天要讲的这本书由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健共同创作的《被讨厌的勇气》,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这本书被很多名人赞誉过,比如蔡康永、曾宝仪、林依晨……
这本书对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让他们忍不住联袂推荐!
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呢?接下来,听我慢慢说来。
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有这样一句话:所谓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这种自由是现在的我所欠缺的,我想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是欠缺的。
被别人喜欢,是我一直在追求的。我完全活在别人期望的生活中。
书中青年身上都是我的影子,我相信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以从青年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自我价值感低、对自己的身材、长相、声音都不满意、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想变成别人甚至讨厌自己。
我之前也认为如果我不出生在农村、学历高一些、身材好一些、声音温柔一些……我的生活将不会是现在这样。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我在张德芬老师的书中也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其实,别人根本没有那么闲,去时刻关注我们,只是我们的“我执”作祟而已。
我一直想改变,但自己内心好像有没有那种迫切的真正想改变的欲望。大概是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虽有不如意,但比起改变来,还是不改变来得轻松一些。
但不改变就只能继续现在的生活,所以必须要有所改变。
能够改变自己也只有自己,只要自己改变了,周围也会改变。
改变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之前都归结于我的过去。
我认为有因才有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但书中说因不能决定果,如何诠释因才决定。
我释怀了自己的过去,不再纠结于它,而是把原因论变成了目的论,我认为自己是有了不想被他人否定的目的,才会有了现在的这种状态。
还有就是我总对女儿指手画脚,她写不完作业的时候,我不会让她睡觉,要她直到写完才能睡觉。
有时她有情绪而不想去上学,我会大声训斥甚至打她,强制她去上学。
我是以为她好为出发点,但好像事与愿违,她越来越不喜欢去上学了,甚至反感去学校了。
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课题分离】这一概念。
课题分离: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谁来承担。
女儿选择不学习,由这一个决断带来的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的后果,应该由女儿来承担,我不应该起强制的去改变。
那我们能放任不管吗?也不可以。我们做父母的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告诉孩子她的人生她自己做主,有梦就要自己去追。
以平等的姿态去和孩子好好沟通,她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适当的给出帮助就好。
这本书值得我们反复去看。
好了,我的分享到此为止了,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