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
这里谈到庄子感受到鱼快乐,就是美感的体验,在美感中,叫做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
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比如,当我看到奈良美智的梦游娃娃,像熟睡中的天使一样安详缓慢前行,让人感觉是那么美好,那么的寂静。
最好的美感,还是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比如朱老说听音乐,我们常觉得某种乐调快活,某种乐调悲伤。音乐的命脉在节奏。节奏就是长短、高低、急缓、宏纤相继承的关系。这些关系前后不同,听者所费的心力和所用的心的活动也不一致。因此听者心中自起一种节奏和音乐的节奏相平行。听一曲高而缓的调子,心力也随之做一种高而缓的活动;听一曲低而急的调子,心力也随之做一种低而急的活动。这种高而缓或是低而急的心力活动,常蔓延浸润到全部心境,使它变成和高而缓的活动或是低而急的活动相同调,于是听者心中遂感觉一种欢欣鼓舞或是抑郁凄恻的情调。
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