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怎样算幸福,嫁什么人才会过得好。未婚女大都会面临这样的疑问,已婚的部分人也会有类似的反思。
1
A刚毕业入职时,话很少,但极温和有礼,父母工薪族。大家觉得小姑娘很本分,帮她张罗相亲,但她说自己排斥婚姻,说记忆中父母争吵不断,甚至动手,她不接受这样的模式。而且据她观察,她身边的人,没有相敬如宾,更别说举案齐眉,看到过太多家庭争吵,自然从心底里就排斥婚姻。所以,即便大学时有很多追求者,她也从不恋爱。
作为过来人,我们苦口婆心,告诉她结婚的必然。她总是淡然而笑。
后来,她辞职了,我们再无联系。
今年元旦前夕,我去旅行社问出游的事时偶遇她,才知道那家店已是她的。她还是当年的样子,眼神清澈,没有世事沧桑,妆容淡然,也没名牌加身;不同的是,她举止间的从容淡定,谈笑时的神采飞扬。
她说,她去过深圳售楼月入几万,考过公务员,生活安稳平淡。后来,她从导游做起,直到拥有这家店。她到世界各地游玩,看各处美景,吃各地美食,睡各式宾馆,听各种故事。这是她的兴趣所在,这样的生活,也许以后会改变,但至少现在感觉很好。
她庆幸没听任何人的劝告,一个人,无拘无束。身处美满婚姻中的女人,没有一个不得牺牲时间与精力去经营。
于她而言,自由的心境,才是最重要的。
2
B和A同时入职,比A漂亮时尚点儿,学历也高点儿,父母务农。
公司办公软件的应用,B很快就已经掌握,而且能指出哪里可改进,哪里有漏洞。后来编程人员来升级软件,都是她来沟通。我们物流部用的是公司局域网,不能用互联网,但很快,她通过主页面天气预报按钮蹭上了网。
网购在这座小城还不流行的时候,她带着我们买了很多特产、衣服、化妆品,甚至家具。上学打工时,B学过做甜品,经常在家做,带给我们吃,印象最深的是提拉米苏。多年后,本地的甜品店才推出这款寓意美好味道缠绵的点心。
她带给我们无数新奇的体验,大家非常认同她 “活到老学到老”的口头禅,上级对她的工作能力也有目共睹。
大家在抱怨没有发展前途,没有升职机遇时,会劝她去大城市发展,毕竟她有着很多我们没有的能力。但最终,她哪儿也没去,在公司做到现在,成了一部门经理。
她说远方有她渴望的东西,可她没有独自奋斗的勇气与恒心;在这方小天地,时而体验下比别人略高一筹的优越感,就够了。正如她的婚姻,跟一个条件相仿的男人,不温不火地过着。仅用他俩微薄的薪水,靠着在丈夫面前显露的理财意识与能力,一步步筹划着,从租房到买房到买车。
她要的仅仅是偶尔的优越感。为此,她总比别人稍微努力一点。
3
C从其他公司来,跟A、B年纪相仿,学历跟A一样,最漂亮,在二十四五岁时结婚生子,是和大家观念最符合的人。
C跟女人谈衣服孩子,跟男人聊麻将足球,跟领导畅想公司未来,在哪里都受欢迎。孩子伶俐听话,丈夫浪漫体贴,父母是政府官员,婆家有海产品加工厂也有门市。当时,她一个包比一年的工资还贵,用她的话说,工作就是为了找个地方待着罢了。
钱由老公赚,孩由老人看,家有保姆打扫,没有日常的一地鸡毛,经常让大家见识下某奢侈品,偶尔晾晾出国游的照片,过着所有人都羡慕的生活。
我们常感慨,好事怎么都被你占了?
好景结束于三年后。优渥的条件下,她的体重渐增,妆容渐浓。女人们对奢侈品的艳羡已在她的科普下麻木,男人们对麻将足球的热衷也由网游替代。当初晒的幸福,因老公出轨荡然无存,她会逢人就痛诉遇人不淑,下班就去唱歌发泄。孩子跟爸爸一起厌恶妈妈,婆家因她彻夜K歌而不待见。不得已,她独自住娘家。最后协议离婚,孩子归男方,抚养费不必她出,给她不足一百平的房产作补偿。
我们除了惋惜,只能帮她介绍对象,但条件稍好的,都看不上她。逐渐的,她自己也意识到自己已经贬值。
生活,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但只有自己喜欢的,心甘情愿过的,才最舒服。只有看清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所需,为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而努力,才可能幸福。
幸福,是种修为,不因跟谁一起生活而得到,只与不断的自我肯定相随。
婚姻,不是幸福的必需品,自己才是。
嫁给自己,幸福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