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设定了目标,想完成非常难,像减肥、学习外语、练习写作等等等等,经常是激情没几天就恢复原形。很多朋友这时候就会感到自责,检讨自己没有毅力。那到底怎么做,才能真正地达成一个目标,
对于我们为什么总是设定了目标达不成这个问题,罗伯特-弗里茨在书中给出了答案,他说是由于我们的思考方式不对,首先来看一下我们平常用的思考方式,它是一种“改变问题”模式,也就是说:发现问题——寻找原因——然后解决问题。举个例子,减肥,这个过程就是:我发现自己身材不够好,那么原因可能是我吃的比较多,运动的少。所以,要解决身材问题,我需要少吃,多动。听起来,这很有道理嘛。这种思路几乎肯定会失败。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这种思考方式的本质是,靠内心的愿望来改变行为。但事实上,这种愿望和现实都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拉力。这就好比你站在两道墙之间,身上绑着两条相反方向的皮筋,同时对你起作用,当你向着减肥的目标努力的时候,拼命运动、饿肚子,这时后面的皮筋就越拉越长,对你产生的拉力也越来越大。结果有一天你就被拉回去了。然后舒服几天,你又会想,不行,我得保持身材啊!于是又开始往前用力。
这样的结果是啥?一方面,是行为上不断反复;同时另一方面,你心里也不断自责,内心压力越来越大。这种内心疲惫就会诱发一种“操控冲突”的策略,也就是说为了避免这种内心的疲惫感,我干脆放弃行动,降低标准,给自己个理由。比如说干嘛搞得自己那么累啊,快乐就好。那直到有一天突然又感到压力了,比如说感觉自己体重又要增加了,心想坏了,这时才会又折腾几天。这就造成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主观上不再愿意去行动,而行动都是迫于压力,那最终的结果就是行动力越来越小,你最开始自我改变的雄心大志,就慢慢熄火了。所以说,“改变问题”的模式实现不了自我改变;或者进一步说,这种思考方式正是每次改变失败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