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总是给自己定一些目标,比如减肥、学外语、练习书法或写作等等,可是,经常是热情澎湃几天就放弃了。
我有一朋友,国庆放假前打算不出去玩,拍着胸脯说要看完两本书。结果,昨晚他发朋友圈说,要看完两本书,结果翻了几页就束之高阁了,整整一周就在美梦和美剧中度过了,好郁闷啊。
我们往往在这时候就会自责,恨自己没有毅力,内心一个劲地骂自己无能、笨蛋、可耻。
如此,也不能完成目标,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做的是想想以后到底怎么做,才能真正地达成一个目标,改变一个习惯。
美国有本书叫 《最小阻力之路》,作者是罗伯特•弗里茨,专门研究人的自我改变和自我超越问题。他曾经创设了一门课程,叫创造技能。参加过这门课程的人有著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学者,还有很多大企业的高层主管,比如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等等。
罗伯特-弗里茨在书中说到,我们之所以定的小目标总是达不成,是因为我们的思考方式不正确。
我们一贯的思考方式,是一种「改变问题」模式,即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
举个栗子,像减肥这个过程,我们一直以为就是:发现自己身材不够好,找原因可能是吃的过多,运动的少。所以,要减肥就必须少吃多动。
可这本书里说到,这种思考方式失败的机率很大。
为什么?
书中说到,这种思考方式的本质是靠内心的欲望或愿望来改变行为。但事实上,这种愿望和现实都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拉力。
这就好比你站在两道墙之间,身上绑着两条相反方向的皮筋,同时对你起作用。当你朝减肥目标努力的时候,拼命运动、节食饿肚子,这时后面的皮筋就越拉越长,对你产生的拉力也就越来越大。结果有一天你实在坚持不住就被拉回去了。然后你就继续大吃。过几天,你又脑热一想,不行,我得保持身材啊!于是又开始往前用力。
如此,一方面,是行为上不断反复;另一方面,内心里不断自责,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时间一长,这种内心疲惫就会诱发一种「操控冲突」的策略。
这就造成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主观上不再愿意去行动,而行动都是迫于压力,最终的结果就是行动力越来越小,你最开始自我改变的雄心大志,就慢慢熄火了。
所以说,「改变问题」的模式实现不了自我改变,进一步说,这种思考方式正是每次目标达不成的深层原因。
那怎么改变呢?
罗伯特•弗里茨的建议是,从「解决问题」的思维,转向「创造模式」,也就是通过分析目标和现状之间的差异来开启行动。
首先,要认真思考目标,一定要清晰明确,有可行性。
先给自己定一个看得见,而且较短时间就能够达到的目标。比如你想一个月挣1万块,那么你可以定一个月多挣1000的目标,逐步实现。像「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成为经济学家或作家」这样的模糊目标肯定不算。
然后,要认真分析现状,不能不顾现实而天马行空,什么都想。
比如说你的现实是刚刚勉强能写1000字的文章,每周靠死憋才能憋出来一篇。可你却定下一个月要写一百篇文章或者一年写一本书的目标,这肯定是办不到的。除非你是天才。倘若你真是天才,恐怕你也不会看本文了。
总之,只有对你的目标和现状都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帮助你产生真正的行动,从而进入真正的创造模式,当你进入创造模式之后,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那真正的创造模式具体是怎样的呢?怎么达到呢?
书中说到三个阶段:萌芽期、同化期和完成期。
萌芽期最重要的就是做选择。
这个选择要依据创造的原则,而不是回避的原则,就像打篮球,适当时机你要选择进攻而不是防守,也就是说,一定要把成功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目标,而不是为了避免失败,这样的目标选择,才能叫「创造模式」。
接下来,把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比如你要当一名作家,那你下班回家以后就要读书写点东西。
这样慢慢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愿景并不像最初看起来那么难,然后开始广泛地学习,大量吸收消化知识,而且也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这时候就进入了同化期。
坚持到最后,到了一定阶段,自然到达完成期。比如说你写出了自己第一部作品。
但是完成期有一点一定要注意,那就是避免临门一脚前的退缩,有时你会觉得自己写的简直是垃圾,但同时又舍不得放手这个作品。因为你花了心血,付出了巨大的沉没成本。
这时候,你应该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就是坦然接受,告诉自己,一切已经结束,我们只需要完成就可以了,不用管质量好坏。
美国作家兰迪•韦恩•怀特也说过,关于写作最无法控制的事情,就是来自我们内心声音:「你还不够好、不够聪明,你昨天写的东西真的很糟糕。」在书写到一半时,你会回过头来重新阅读并思考:「这太糟糕了。」现在或许是糟糕的,但是,这也可能是奇妙的,而且,也可能是你读了太多次以至于耳朵已经快是从了。别再听那个声音。
总之,你要继续努力,写一次不好,再写一次,如此循环,你就会发现,在一个一个循环里进步特别大。有进步,自然就离目标不远了。
最后,再好的方法不去行动,也是不会有所改变的。希望罗伯特•弗里茨的这个方法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