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合格的妈妈,你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我就抱回家一摞摞的育儿秘籍、绘本故事、经典启蒙……就是希望书香能够滋养出优雅的你。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把那些书抱回家后,就很少再拿出来,直到它们在你的小书柜、在我的大书柜里渐渐蒙上灰尘,渐渐被遗忘。
我希望你是爱书的,可我怎么忘了,即使为你播下读书的种子,不曾浇灌,它又怎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直到有一天,你奶声奶气地跟我说:“妈妈,瑶瑶都认识好多字了,我一个都不认识,你能教我吗?”那天,你离四岁的生日还差一个月。
瑶瑶是邻居家的孩子,和你差了5天。我吃惊地问她妈妈,“她的字都是我给她讲故事认识的,每天晚上她总让我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讲,估计现在都认识1000多字了。”
说实话,那天你也震惊了。回家后,你也哭着闹着让我拿起书给你讲故事。要知道,一直以来,你每次听故事前,都问我“故事在哪里?”,我都会指指自己的脑袋,骄傲地说:“全在这里!”然后关掉灯,用编来的故事送你进入甜甜的梦乡。
改变了方式后,我发现,渐渐得我们俩都有了些变化。你越来越爱思考,我越来越懒于思考。也好,只要你能爱上书,爱上书中的画,爱上书中的字。
可两年过去了,你还是没有真正的爱上读书。虽然你已识得足够让你半通半懂读完一本书的字,可你还是翻了几页就翻不下去了。
每次路过新华书店,看到那些盘坐在地上,或倚在书架旁,搂着一本书看得入迷的孩子们,我都一次次想,要是你,该多好。
我想,这样下去,不行!我要改变你!
带你去图书馆,总是下意识的把你领到印着我名字的杂志前,让你翻翻,然后就会听到你说:“妈妈,你看你的名字都在书上,你好棒呀!”
收到稿费单,总拖着你一起去邮局取汇款。当你看见柜台阿姨将红彤彤的钞票递给我时,你会说:“妈妈,你可真厉害,写的文章还能变成钱。”
和你一起去爬山,山涧的崖壁上冒着星星点点的小瀑布,下面爬满了青苔。我会拉着你,给你讲这就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景色,你会说:“妈妈,你好了不起,什么都知道。”
带你去看深秋层林尽染的红叶,我会给你讲一幅“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的图画,然后在图画中让你辨别五角枫叶,乌桕小叶和青松翠柏。等着你说:“妈妈,你在山上都能作诗画画,可不真不起呀。”
但是在这些时候,我回答你的总是那一句话:“妈妈所有的了不起都是因为读书,妈妈记住所有的知识都在书中写着呢。”
说这句话时,你从不回应,也从不反驳。我也不强求,每次都只此一句,不罗嗦,不絮叨。但我知道你正在一点一点的被我“洗脑”。
有一次,和你一起读《阿布达拉》,你被书里的故事吸引了。你问:“为什么岸上一个阿布达拉,海里一个阿布达拉,他的遭遇好神奇。”我被你用的“遭遇”这个词震惊了,这个书面语我敢发誓,从来不曾在我们日常对话中出现过,可你竟然会用,也许不太合适,但我还是很高兴,这一定是你从书中听来的。
还有一天,晚饭后,我叫你下楼散步。你破天荒的拒绝了我,你说:“我想看会儿书。”你坐在书房的台灯下,翻了整整快一个小时。期间,我蹑手蹑脚的偷偷站在门口,探着身子想看你读什么书。我笑了,这一个小时里你反反复复的在读一本无字书。那是你一岁时,我买给你的一套,全本没有一个字,讲的却是一只小老鼠来来回回啼笑皆非的故事。
两天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让画春天的景色。你高兴的跟我说:“妈妈,我会画风。你还记得那只小老鼠遇到大风的故事吗?”寥寥几笔,你拙略幼稚的画风下,我好像看到了风吹杨柳动的春景。
今天就是世界读书日,好像整个网络都在用各种的方式倡导读书。就连我工作的单位也组织了一个为期一年的读书活动。这活动,有方案有组织,有载体有平台,就连考核细则都写满了整整一页。我把这事讲给你听,你笑着说:“妈妈,读的书怎么能考试呢?”
是呀,读过的书怎么考试?不是说,你所有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昨天看到有篇文章里写道“如果天使有模样,那一定是你低头读书的样子。”一定是的,因为,你一低头读书,整个世界都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