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一个普通的年份,却因为乔治.奥威尔的预言被大家密切关注着。令人高兴的是,预言没有成真,人们没有被外来的强权奴役;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赫胥黎的预言却在慢慢实现着,人们慢慢沉迷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波兹曼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随后通过对美国媒介发展的描写,来证明人们正在娱乐中一步步走向麻木。最后就像本书的封面一样:一家四口端坐在电视前,可怕的是他们都没有脑袋。封面的寓意可能是:当人们全身心的投入到电视里面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变成了没有脑袋的行尸走肉?就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所说:“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一、是“娱乐至死”,不是“娱乐致死”
当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你就会被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吸引住眼球。娱乐至死,我原本以为是一本写娱乐业的书,没想到是写传播媒介的书,其中的内容也让身处娱乐时代读者不免感到恐慌。于是,在这群感到恐慌的读者眼中,“娱乐至死”也就变成了“娱乐致死”,似乎罪魁祸首是娱乐本身。娱乐并不是致命的杀手,“娱乐致死”这种解读明显是曲解了作者的本意,娱乐本意是带给人们快乐。我认为,波兹曼的本意是人们在娱乐中迷失了方向,缺少了思考,变的麻木。
二、印刷术和电视机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人们理性严谨,波兹曼称那个时代为“阐释时代”。似乎用白纸黑字来表达的美国人是最厉害的,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在广告和电视出现之后,波兹曼称这个时代为“娱乐业时代”,在这个时代,似乎所有文化都被娱乐化,就连政治和宗教这些之前严肃庄严的代表,也在电视上成为了娱乐性的内容。当“严肃”成为一种娱乐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再值得认真对待了。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由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电视一直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笑脸。在“娱乐业时代”的人们,似乎丢掉了理性和逻辑,生活中的一切都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最初,他们还知道为什么笑,然后他们慢慢不知道为什么笑了,就这样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印刷术到电视机的变化绝不止“阐释时代”到“娱乐时代”的变化那么简单,其中最主要还是表达方式和语境的变化,这才迎来了一个“娱乐时代”,似乎没有什么行业不是娱乐的。
三、我国特色的“娱乐至死”
当美国还在担心1984的预言是否来临的时候,我们国家还在担心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电视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那时候的人们,人生的最高目标仅仅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改革开放带来的快速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属于自己的“娱乐时代”,最开始一个村子估计就一台电视,每到晚上,人们蜂拥而至。到后来,每个人家里都至少有了一台电视,晚上和周末,看电视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日常。由于精神世界生活太过单调,电视就这样抓住了大家的心,除了娱乐,还是很多人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们这一代的童年和少年,几乎是被各种电视剧和湖南电视台占满了的,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是快乐的。后来,慢慢长大了,也慢慢告别了电视,告别了千遍一律的电视剧,缺乏创新的综艺节目。但是电视曾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还是历历在目,现在却是打开电视把所有频道都看一遍却没有自己想看节目的失落。一个新兴媒介的出现,并不会带我们走向灭亡,它只是影响了我们看事物的角度和方式,吸引我们再引导我们做出选择。
四、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电视机时代波兹曼就提出了“娱乐时代”这个词,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又该怎么对待娱乐呢?我觉得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娱乐早已流淌在我们的歇业之中。在移动互联网,所有的东西都在以你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在你面前,让你在一阵愉悦中做出选择。人们的注意力被继续分割,电脑手机也在不断满足我们的变化,不仅是娱乐化,还增加了定制化、可视化、可感化......我们是不断享受着便利和信息,可是我们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开心,就像五月天的歌词:“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我们每天接触到大量信息,可真正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有多少;我们与天南海北的人聊天,却忽略了身边的亲人;我们看着这个越变越小的世界,却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这或许才是娱乐至死的真正含义,我们不是被娱乐致死,而是在娱乐中迷失自己,就这样迷迷糊糊的走向死亡,从没有认真思考过人生的真正意义。
五、寻找平衡
从出生到现在被各种媒体紧紧的包围,从某种程度上我们这一代人比一般的人更加的依赖媒体,享受着各种资讯充斥我们的感官。然而直到最近两年我才注意到,媒介话语的方式影响着话语的内容。而直到阅读了《娱乐至死》这本书,我才发觉语言方式不仅仅是“影响”甚至是“决定”内容的,每一种媒介都把内容或多或少的重新定义,不知道波兹曼看到现在的时代会作何感想。我不能批判这种娱乐的生活,电脑、电视、手机、杂志、因为我就过着这样的生活而且深陷其中。或许从这本书开始我便可以反思我的娱乐与生活,不是回到人类的本原,而是去寻找那种平衡的状态,既不是远离,也不至于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