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过年不欠债,欠债不过年。春节,是我们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就是说的年。忙碌一年,大家都希望赶回家去过个团圆年。
从小看到的影视节目或者书刊杂志中,有债务纠纷的人一般都在年底结算。年是辞旧迎新的好日子,新年新气象,谁都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能发大财。这是个好的开端。谁也不愿意欠着债过年,预示着来年一年挣不到钱,多不吉利。所以,欠债的人一般都会自觉在年三十之前还清债。实在是一次无法全还的,也要尽力去还一部分,还要承诺剩下款项的还款日子。总不能让债权人白白忙活一年。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事,全靠个人的信誉。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商人最看重诚信二字。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村里最初只有一家小卖铺,也就是现在说的超市。村里人去买东西,好多都不带钱,先记账,到年底时,根本不需要店家催,会自觉去清账。谁家要是欠着债过年,会被村里人笑话得抬不起头。
村里一直到现在还有许多沿街叫卖的商贩,他们都是附近村庄的人。村民买东西有时还会先赊着,商贩也不需拿账本记账,村民自己心里清楚,绝对不会赖账。这是人和人之间最根本的信任。几十年村里卖馒头的每天早上推着车子在各个胡同吆喝,以前是用小麦换馒头。一份一份地称太麻烦,大家就赊账,过上几个月或者到年底,卖馒头的人就拿出几天时间挨家收小麦了。时间再久,也不会有记错账的情况。后来变成了用现金买馒头,找零钱太麻烦,人们依然有记账的交易法,年底一块算。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可是缺乏诚信的事却越来越多了。欠债不还的,签了协议的也不执行。欺诈的,改款数的,躲债的。用武力用法律都不好使。
我的一同学最近很郁闷,他是在农村卖农药、化肥、种子,做这一行也有二十年了。客户都是周遭的农民,老熟人了。可是生意越来越难做。老百姓还是先拿货后还款。已经进入腊月了,外面的欠款才收回两成。按往年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收回八成欠款,然后年前结清,过年开春又开始一年的春种了。他还要给厂家先交预付款,准备明年的货,急需用钱。
客户来赊物质时说得掷地有声的,秋收后卖了粮食就还钱。可是等到要账时,一句话:没钱!很硬气。也有的人明明有钱就是不给。每年都会有三两万的账烂掉,不可能要回。现在欠钱的都是大爷。怎么能言而无信呢!农民纯朴善良的形象也被这类人玷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