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底线 - 007er - 156 - 20230307

人是情绪的动物

试想一下,如果人们之间的交流形如工业机器人:仅仅是指令驱动,通过网络或者执行机构完成最为精准的信息和实体交流,是不是一片非常诡异的景象;而如果交流的一方拥有日本人那般恭敬如宾的态度,另一方则冷若冰霜,对对方展现出的友善毫无反馈,在第三方视角看来,是不是也同样难以接受?

表达情绪,交流情绪,接纳情绪,似乎是人们在日常沟通过程中的底层行为。因此,从某种情形上来讲,人就是情绪的动物。

为什么控制不住情绪

人是一个系统,拥有输入和输出的路径。情绪的表达与交流,就是人的一种输出路径。如果是正常的内容表达,交流的对方或者环境方都能给到合适的反馈或者接纳姿态;而如果表达的内容无法被看到,则可能转化为带着“情绪”的内容,而对方如果无法接纳住自己的情绪,则就会演变为更大情绪的爆发。

以上的三个阶段——内容 / “情绪”化内容 / 情绪爆发——也可能只包括后两部分,似乎情绪爆发的关键,在于第一时间的情绪是否被正确识别和接纳

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相对理性刻制的人,至少在有情绪表露的时候,也能够及时识别自己的不良情绪。然而,近期却有几次绷不住火,事后对自己的复盘很有意思:对方接不住自己的情绪就爆发?还是自己将底线展示得太不艺术了?

心理底线

我们都知道,人需要有底线思维:做人做事明确自己的底线,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会越界(道德or法律),而向周围亮明自己的底线,则可以甄别和删选合作者,优化自己的协作环境。

如果我们需要用极端的方式告诉周围的合作者,我的心理底线,好处是合作者能够非常清晰的获得对你的心理底线的信号,未来大概率不会尝试逾越;坏处也可能包括:对方会认为你是一个情绪不太受控的人,极端的情绪表达也可能在未来升级为极端的行为,在未来的合作中成为不可控的因素。

因此,更为合理的方式,是用非常平静的语气语调,将自己对于协作相关的原则和底线,稳定地陈述出来,不带任何情绪。这样的表达,反而更加具有力量:信号明确,并且充满可控和确定性

控制情绪

因此,即使对方已经触碰了你的心理底线(有意或无意:如为有意,你的情绪表达很可能落入被动;若为无意,你的情绪表达也可能误伤队友),最佳方案——心平气和地告诉对方,你对某某行为是有耐受底线的,无意冒犯,也请对方深刻理解。

这样做,你会获得:

(1)稳定的情绪控制能力;
(2)清晰的底线信号表达;
(3)吓阻挑事者;
(4)保护合作者与合作关系。

这样做,你很可能就会在一众人群中,被凸显出来,被价值放大,被推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毕竟,所有人都希望和一类人合作——情绪稳定,规则清晰,做事有确定性。靠谱、靠谱、靠谱!

与诸君共勉,共修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会碰到一些场景,我们的同事、下属或者好友,处于某种极端情绪中(比如极度悲伤、极度失落,或者...
    VirtueJ_007er阅读 242评论 0 0
  • 为什么世界总不听话 人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希望身边的任何人都听从自己的安排。事实上你会发现,让别...
    静888阅读 12,703评论 1 45
  • 长假在家思考,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自己的人生如何在已近不惑之年,拎得清自己的分量,丈量得了世界的距离?问题貌似很宏...
    VirtueJ_007er阅读 287评论 1 1
  • 大家都知道,人是有社会属性的物种,我们平时除了满足各种吃穿用度之外,还需要进行各种沟通交流,实现更细的社会分工协作...
    VirtueJ_007er阅读 241评论 0 1
  • 英国诗人约翰米尔顿说:“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缺少机会,或是资历浅薄,成功的最大敌人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
    夏末秋初YE阅读 82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