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赏析:《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成年人认为的小事,在孩子那里是天要塌下来的大事

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曾导演过一部电影名叫《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情节非常简单质朴,如果家里有小孩的家人可能都经历过。在伊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小男孩阿穆德放学的时候发现自己书包里居然有好朋友穆罕德的作业本,这下他可慌了。

因为老师说了,如果穆罕德明天还是不能把作业写在作业本上,他就会被开除!这可怎么办,他简直急坏了!他不能看着自己的好朋友离开他,因为老师说要开除穆罕德的时候,他哭得可伤心了!于是他为了还这个作业本,踏上了寻找朋友家的小旅途。。。。。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不足挂齿的小事,却让电影获得了198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艺术电影奖。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我们成年人回味无穷呢?

穆罕德的写在纸上的作业被老师撕了,小脸涨的通红,哭了起来。老师说明天还是忘记的话,就开除他

电影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但是每一处的细节却拿捏得非常细腻,我想这才能称之为一部好的电影,通过烟火味的生活告诉我一个道理,而不是靠现代技术,离奇的情节和敏感的话题来吸引眼球。

看完整部电影,我发现孩子真的是本色出演,他们的心灵和语言就像给我们上了一节洗礼课,让作为成年人的我们羞愧难当。我们一味地强调孩子应该怎么样,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做到了吗?

你们不知道怎么守规矩,完全不能信任你们

早上教室里乱作一团,因为老师上课迟到了5分钟,这个像不像我们小时候呢?我想这个情景应该每时每刻会发生在任何一个小学,随机一个班上。可老师并没有道歉,而是非常气愤地说,我晚来一点,你们就不遵守规则,现在已经上课了,要保持安静。

在我读书的时候,遇到第一个因为迟到而向学生道歉的老师是在高中,可能因为我们大了,算半个成年人了,也没有那么好糊弄,可是幼儿园呢?小学呢?

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确实很薄弱,可是孩子比我们更善于模仿,他们是在模仿里慢慢地明白道理,如果一开始模仿的对象就是错误的,那明白的道理又怎么会正确呢?我们总是要让孩子遵守规则,但是我们却用自己的行为去打破规则。这种双标的行为,只会造就一个混乱,矛盾,以后凡事都喜欢找借口的孩子。

妈妈,是我拿错了,这是穆罕德的作业本,我必须还他。

论小男孩强调多少次,自己要去归还作业本,不是玩,可妈妈连看都不看一样他的书包

这一幕真是像极了我们小时候和妈妈理论的样子,阿穆德差点急哭了,告诉母亲,必须要先还作业本,否则他的朋友会被老师开除,可妈妈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固执的认为你必须要先写完作业才可以出去玩,不要找任何的借口,我不会相信的,甚至差点动手要揍他。

孩子的自控力确实很弱,他们会因为一些事情找理由和借口,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不信任他们。中国有句古话“从小偷针,长大偷金” 当然我不是反对这句话,而是认为这个话的基础就是不信任,好像你这个行为一旦出现了,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可怕的预言。作为家长,我觉得我们需要说服自己,我可以永远信任我的孩子,他会改正的,一次不行,会有第二次,改正错误的动力应该来自于孩子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借助外力。

这不是我的作业本,没有办法撕下一张纸给你

木匠师傅看到阿穆德手里有个作业本,想借一张白纸,但是小阿德说这不是我的东西,是同学的。木匠似乎像没有听见一样,直接从孩子手里拿走了本子,并表示就一张纸,老师是不会发现的,还把整个作业本拿去垫着写。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人帮他说话,因为在成年人的眼里,这只是一个本子而已。可孩子的眼睛却一直盯着本子,因为他非常害怕本子丢失,穆罕德会被学校开除,老师是不会听他解释的,所有的解释在老师哪里都是借口。

我们老是说青春期的孩子太难以沟通,很多事情不愿意和大人说,可是在他们愿意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选择听了吗?

妈妈,我摔跤了好疼! 这个能有多疼,勇敢点,站起来。

不是你的腿,你怎么知道不痛?

爸爸,我今天被老师批评了,可是我觉得不是我的错。。。。。。

哦,原来这样啊,这是个小事情,你就别在意了。

这个小事只是你认为的,委屈也不是你受的。

这些语言看似在引导他,但是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我们没有从他们的角度去倾听,去感受他们的难过和高兴,他们自然以后也会慢慢忽略别人的感受,并觉得和你说了没有用。我们应该先俯下身,学会先闭嘴,然后耐心地倾心,告诉他,你难过我也会难过,你开心我也会开心。建议永远是放在最后的。

孩子从一出生对父母的信任是100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100分就像紧握在手里的沙一样,一点点流逝,直至不及格。我们应该把沙放进容器里,而不是拽在自己的手心。

我的父亲有时候要我买烟会忘记给钱,却从没有忘记打我,才能把我练成坚强的人

阿穆德的爷爷明明自己有烟却非要找阿穆德再跟他再去买一包,孩子解释说如果买了烟,面包可能就卖完了,妈妈回家会说我的。可是爷爷只是重复的命令去买烟,并和邻居说,我小时候如果一个命令要听两次才去做,我就要被棒打,我现在教导我的孙子成为一个坚强有用的人,而不是找借口懒惰。

爷爷表示小时候,自己的父亲会忘记买烟,但是绝对不会忘记教训他

虽然伊朗和我们的文化不一样,但是这个棒棍底下出才子的理念还真是惊人的相似,我想因为大家都想要言听计从的孩子,所以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去驯服,就像驯服耕地的牛一样。可是这种方法下的孩子要么表面上顺从,内心反抗。要么会一直自卑,认为自己确实很差劲,所以你们才会这样对待我。我想哪一种都不是父母真的想要的结果。

很庆幸的是我们这一代父母,大部分都会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学会调节,这是良好的开端,不是吗?只是育儿这条路很长,我们也是新手家长,所以不断的检讨,不断的进步是必经的过程。

一次又一次的跑到隔壁村落,去打听朋友家的位置。

为了归还这个作业本,执着的小哈德一次又一次地偷偷跑到隔壁的村落,一路上他遇到很多事阻碍他,以至于最后自己也烦躁不安的想要放弃,那最后这个作业本送到穆罕德的手里了吗?如果兴趣的,可以自己搜索各大平台去观看。特别是为人父母的我们,我想你会有很大的感触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