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到目前为止,我人生中最不淡定的一次是有次孩子发高烧。
我也知道高烧是身体免疫系统在和病毒作战,为了图心安也带他看了医生开了药。医生并没有特别的提醒就让我们回家了。
看到孩子除了脸颊通红、体温升高之外,精神好、吃喝拉撒也算正常,我也就尽量放宽心在家观察并多喂水。
但吃了退烧药还持续高烧到39.7,我始终有些不放心。因为怕他晚上烧得更厉害,于是夫妻俩决定再带他去看下医生怎么说。
就在离医院大概500米的时候,可怕的事情来了。前一分钟还在座椅上精神地唱和笑的小家伙,突然四肢抽搐、双眼翻白,待我尖叫地把他抱在我怀里时,他已经失去意识,牙关咬紧,嘴角开始流出白沫。
我哪里见过这阵势,整个人瞬间崩溃了!
我呼天抢地地喊着他名字,吼着孩子爸赶紧开进医院。
后座是一个失去意识的孩子和一个已经快疯的孩子妈。老公一声不吭地加大油门冲进医院。
我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车还未停稳我就抱着孩子一边疯狂地喊着“医生!医生在哪里?救救我的孩子!”,一边大步冲向急诊室。
夜诊的人群围过来看热闹,医生见怪不怪地让我把孩子平放在床上,安排护士打水来擦身,然后使劲掐了孩子人中。孩子这才痛苦地呻吟着恢复意识。
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孩子得救了。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医生慢悠悠地说:哭有什么用,得掐人中。
02
你要是以为当妈的不淡定是因为孩子生病了,那你就错了。
我后来认识一对医生夫妇朋友,丈夫是儿科医生,妻子是产科护士。
妻子怀孕就快要生了,两人还淡定得很。家里老人都催上医院待产了,他们还说“不急,再观察观察”。
他们的孩子上幼儿园后,也像班上其他孩子一样生病发烧咳嗽。但他俩一般情况也不怎么打针喂药,就让孩子在家“观察观察”。
他们的孩子有次也高热惊厥了,他俩给孩子掐人中、压舌,物理降温、吃苯巴比妥……自己的孩子他俩也担心也心疼,但相比一般的父母,他们面对孩子的高热惊厥已经是很淡定地处理了。
跟他说到我孩子那次高热惊厥的事,医生朋友告诉我:高热惊厥是幼儿常见病症,要第一时间拿筷子或汤匙压住舌头防咬舌,还要注意呼吸道是否通畅。
你要是以为医生当父母就可以一直淡定,你就又错了。
我那对医生夫妇朋友的孩子刚升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夫妻俩到处打听该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
问他们一个当老师的朋友,朋友答:不用这么急啊,孩子还小。先让他玩呗。我家孩子7岁才学跆拳道。
医生朋友颇有点不开心了,以为当老师的朋友没有好好给他建议。
又来问我。我说我孩子就大班了还什么都没给他报呢,不用这么急吧。孩子还小,认知对象主要是具体形象的事物,幼儿时期应该以游戏为主导活动,不建议过早用兴趣班代替游戏。
医生朋友无奈地说:我怕我孩子再不学,等他上小学就比人家落后太多了。现在都不说输在起跑线上了,我听说现在已经在说要让孩子赢在射精前、赢在子宫里了。
我大汗。
后来他们给孩子报了足球、绘画和围棋,周末和寒暑假大部分时候都泡在几个兴趣班里。
我不禁感叹:为人父母,总会有不淡定的时候。
03
孩子永远是父母的软肋。
为人父母,什么险都可以冒,唯独不能冒失去孩子的风险。什么钱都可以省,唯独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学的都不能省。
都说无知者无畏,但为人父母后,我却发现,真正能让我心生畏惧的正是那些我不知道的事物。
因为我不知道正在发生的以及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会是怎样的情形,我无从判断,更无从决策,但又承担不起后果,这便是我恐惧和焦虑的原因所在。
医生父母明白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病症,知道预后良好,知道要掐人中、压舌以及物理降温这些应对措施,所以他们面对这些时自然可以从容淡定地处理。
就像我知道孩子的身心发展有他的规律,不必揠苗助长,不必纠结是否要赢在起跑线上,因为人生始终是一场耐力赛,学习也应该是终身的事情。即使赢在起跑线,也不代表会赢在终点线,不必急于一时。待到孩子的认知发展到一定水平,学起东西来也可以又快又好。因此,我也可以淡定地不急着给孩子报兴趣班。
在我们在乎的人和事上面,当我们那有限的知识储备不能让我们从容自信地预设将会发生的情况时,我们很难表现得淡定。
很多人说,经历得多了,看得开了,自然就淡定了。
但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光等着去经历后才懂。也总有一些事情,如果可以避免的话谁也不愿意经历。因此,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也就很有必要。
虽然我们很多人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总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总有一些观点值得思考。
这个时代瞬息万变,信息爆棚,新一辈的父母们要想做得更好,要学习的也自然更多。
好在这是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只要你有心,总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填补某方面知识的空白。
愿我们都远离焦虑,做淡定从容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