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3月28日到31日,我们一行50多人来到这温柔似水的苏州参加幸福家庭种子师资培训, 9点到达会场后,还未来得及感受这吴地秀美的风光,就立即席地而坐正式开启培训模式。下面,就这四天的培训谈谈自己的体会:
体会一:所有问题都是资源,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打压问题
导师张再红老师引领我们走进心灵深处,寻找影像,并画出来。初步学习四步交流法与问题学生交流,即:启动意愿、发挥优势、行动投入、成就庆祝。打压孩子的个性与意愿,总有一天与爆发出来,我们要选择适合的时机,让他们发泄出来,他们每一次的爆发,我们都要能接受下来,而不是用更大的力量打压下去。我们要把问题当成资源,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去解决问题。
体会二:每个家庭都一个圆,做好自己就已经够好了
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圆,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优势与特征。比如我家女儿学习方面,我女儿乐于学习各种校外培训班,我老婆就负责督促,我就负责和稀泥,给她减压,体验学习的快乐。
对于自我积极对话我也比较认同,尤其在对待女儿的教育方面,我也是这么做的,我会给她一个积极的预期,用实际行动去相信她、支持她。在自身的问题上在深层的内心还是不太自信的,因此在面对失败时,不要否定自己,而是要有积极的对话,从失败中找办法,找与别人的差距,学习他们的优势与方法。我拿孩子来举例,比如孩子没有考好,我们不能说你怎么这么差,这么笨,如果是这样的对话,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真的笨,无可救药了。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与别人的差距。我们要先从精神上认同,才能在实际中行动,在效果中显现。
体会三:人生没有回放,把空余时间都用来陪伴孩子吧
孩子的1到20岁不可以像连续剧一样回看,错过就是真的错过了。现在不花时间陪孩子成长,第孩子长大了,你想陪她,她也不想要你的陪伴了。因此,从今天起收起渔竿陪孩子,享受孩子成长的快乐与痛苦。
要做智慧型的父母,好的父母不是不给孩子加压,父母可以不加压,但将来孩子长大后会有社会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因此,我们要与孩子建立规则,与孩子一起讨论建立规则,而不是父母给她制订规划。
《音乐大师课程》中孩子要父亲陪伴的视频,也深刻地打动了我。一个爸爸只顾玩游戏,而不去陪伴孩子,孩子通过唱父亲这首歌来表达要陪伴的意愿。我想我们的家长会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放视频给家长看或让孩子来讲,给家长上这样生动的课,让家长体会到不能丧失与孩子陪伴的时光。
体会四:转身时最为感动,感动需要及时行动
在分化自我与父母的关系中,一开始我们看别人示范时都不以为然,怎么就读了几句话能感动成那样呢。当我们真正实践操作起来时,我们总会在某一环节被深深地被感动了,在长大后冲断与父母的联系,走向未来,转身回望父母时,我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说不出道别的话语。很多事情只有我们体验了,才能有深度的感触,很多平常的事都能感动我们,很多东西我们拥有时不知道珍惜,真正要我们舍去时,我们都会不舍。
在对父母写一封信时,我一度激动得无法写下去,回顾父母对我的培养,他们没有教育理念,没有教育艺术,他们就是两个纯朴的老实人,不懂人情世故,顺其自然的人,他们只会给我无私爱的人,尽他们最大能力支持我。
同时,我也在反思:作为父母的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呢,除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外,也是在通过我们的努力保证孩子将来长大了有选择的能力和资本。当孩子做出选择时,我们要相信她,相信她就是相信我们自己,我们平时的言行,平时的价值观都在影响着她,其实她的选择就是你的选择。
接下来的日子我要到生活中去践行所学的理念,将理念落实到行动中来,从每天给家人一个拥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