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我进入职场时的启蒙书。第一次带团队时开始学习这本书,第一次担任部门主管时重读这本书,做了读书笔记然后又给手下的管理人员讲了一遍这本书。前几天公司组织培训,又在培训师的带领下第三次学习这本书。
好书是值得反复品味的。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第一次学习的时候,重点学到了”积极主动"、“双赢思维”和“要事第一"。第一次带团队感到十分迷茫,一是自己当时的专业知识其实也不扎实,属于空降过来的;二是从来没有管过人,不知道怎么要带那几十号人。有次一位下属跟我说,“你就交给我们做就好了。”这句话让我现在都记忆犹新,她提醒了我应该是"带团队",而不是当保姆,也不需要事必躬亲。我应该跳出琐碎的事务,看清楚未来的方向。我很感谢她。看了《七个习惯》,我开始模仿书中所述的开始操作,进行授权,和同事商量双赢协议,并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
第二次学习的时候,重点学到了"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第一次带一个部门的最初一年,又陷入了新的迷茫期。上司也是新调过来的,我和他也没达成默契。论在部门的经验,其实我比其他同级还要浅。怎么带领他们?怎么和上司沟通?在理不清思路的时候我又翻开了《七个习惯》来学习。这一次,我践行了“知彼解己“,努力和同事建立互信,即使明明知道他们并不服我,但我告诉自己,让别人信服的责任在自己,要有耐心,更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服从。我也践行了”统合综效“,努力去明晰团队的目标,与团队一同寻求最佳方案,而不是一味推行自己的方案。更重要的是,我践行了”不断更新"。在一天早上,我坐在阳台上翻看《七个习惯》,看到“不断更新"这一章,我忽然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明白了其实最应该投资的是我自己,我的身体和我的心智。我应该坚持锻炼身体,应该不断去学习。再加上好友刘苏对我的提点,我开始学习职业规划,开始做每年自己的愿景板,报名了企业管理在职硕士班,通过不断地学习让自己更加睿智,也变得更加从容。
第三次翻看《七个习惯》,我又有了新的体会。
一是回顾过去这四年的时光,我很欣慰自己有了成长。妆容更加精致,身材更加挺拔,依然精力旺盛、作息规律,心态更加平和,眼光放得更加长远。
二是有了新的感悟:
1)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若要做出些改变,或者创造一些改变,要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我们的理性是被情感所绑架的,我们的理性往往是在为已经产生的情感在辩护。我们的生活不是外部环境导致的结果,而是我们自己所做的每一项选择带来的结果。我们有权作出选择,并为自己的幸福负责。
2)以终为始,在面临艰难选择的时候要回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上来,帮助自己做出判断。在迷失在日常琐碎事务中时,也要定期把自己抽离出来,再审视一遍,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我有没有为它而努力了呢?这就是做每周计划的要义,也是现在我发现自己遗忘的一点。常常要回归初心,再省察一下自己。
3)要想达到双赢,首先要敢于让别人赢,以消除对方的戒心。达到互信需要双方的努力,自己要勇于走出第一步。考虑对方的赢,也要考虑自己的赢,努力去与对方达成双赢协议。
4)沟通的目的是去理解而不是去说服。我们去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应该本着去理解的态度,用同理心去倾听,理解了别人之后再尝试沟通自己的想法,让别人理解自己。沟通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说了不一定能被听到,而说者有责任去确认对方是否有听到自己希望表达的意思。
5)情感账户里面要不断存钱,以备不时之需。之前我不理解,觉得我怎么会去透支自己的账户呢?粗鲁、伤害他人的感情,这些事情本身就不应该去做嘛,怎么会存”钱“是为了支取呢?后来在上某次课的时候,有个老师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有时候我们根本无意于去伤害某个人,但是可能由于过往沟通不足,或者双方还未建立互信的时候导致对方产生了误解,而这些误解有时候我们根本自己就不清楚,也没办法去澄清。这时候之前存进去的“钱”就会产生作用了。如果此前双方的情感账户都很丰厚,那么对方自然不会扭曲你的用意,或者会体谅你,也就不会影响双方的感情了。
6)统合综效的前提是澄清目标。自从学了金字塔思维以及教练思维之后,深深地感到目标实在是太重要了。清晰的目标可以让我们的行动方案更加有针对性,也更加高效。然而清晰的目标来之不易。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短期的职业目标,需要反复去厘清;团队的工作目标更是需要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沟通才能确认是一致的、明确的。很多时候工作遇到障碍都是因为我们此前对目标并没有理清楚,或者大家的理解看似一致实则相差甚远。这时候就当下的事情去争吵是无用的,反而应该重新回到目标上来。看看目标本身,或者大家对目标的理解是不是出了问题。
7)生命不息,更新不止。持续更新实在是太重要了!不断地去修炼身心,才能让自己真正享受人生,无怨无悔。我很高兴,这几年来我一直都在努力!
当下对我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以终为始,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
我接下来的加强版行动:
1) 努力去建立与新团队的互信,用同理心去沟通。
2)在周计划时回到自己重要的人生角色中去思考。
3)站在更高的高度,去思考第三个方案。
4)坚持修养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