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灵魂置于高处,将师生置于心间,把立德树人融入血液,要把“五个一切”思考透、落实好,让师生时刻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正能量”。
“一切为了学生”。教育、学校旳“原点”和“初心”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学生。要不断增强学生中心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这个目标,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比如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作息时间、什么样的教学设备、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什么样的休息环境和餐饮条件、怎样的班集体?还有,学生能不能选择老师、学生能不能影响学校的决策、学生会在学校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话语权等。学生背后还有家长,如何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并有效参与学校的管理事务。
“一切从实际出发”。程敬荣初到四中任校长时,就提出将学校建设成“襄阳一流、湖北一流、中国一流、世界一流”的“四个一流”的学校奋斗目标。2009年春举行的教代会对此讨论非常激熟,由于多种原因学校当时正处于低潮期,与同层次学校差距较大。对当时的学校而言,“四个一流”还是一个“遙远的梦”。配合这个奋斗目标,结合襄阳四中“四”的特点,他们又提出:“进四中门,做四中人,说四中说,办四中事”为总体要求;在思想上树立学生至上、教师至上、规则至上、质量至上的“四个至上”理念;在工作中强化凡事民主公开、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担当、凡事追求完美的“四个凡事”理念;在作风上突出“高效率学习、高水平工作、高境界做人、高品质生活”的“四高”要求;在观念上确立“方向比努力重要、学习比学历重要、态度比能力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的“四比”理念;在工作上提倡“标准最高、作风最实、教学最活、效果最好”的“四最”追求;在精神上追求铁的纪律、钢的意志、金的品格、天地境界的“四元素”作风;在文化上推崇儒雅大气、高尚高贵、追求卓越、明德至善等“四”的要求。经过反复强化,大家对这些理念已经耳熟能详,并逐渐化为自觉行动。
“一切都能更好”。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只要他们将潜能发挥出来,一切都能更好。学校实行“对标管理”,要求一切工作都以“荊楚名校”“四个一流”标准在全国、全省范围内找标杆;每名教职员工都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提高自己,人人争当全省、全国同一岗位教书育人的标兵。2014年湖北省理科状元龚晓曦,进入襄阳四中时成绩并不突出,但各科基础扎实、思维敏捷、态度认真,经过老师的悉心培养和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普通班的刘雪瑞同学,由于化学成绩突出,通过奥赛被清华大学录取。“一切都能更好”,让襄阳四中的领导、师生凡事往更好的方向去想、去做、去努力、去争取,使自己和学生都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一切皆有可能”。襄阳四中坚守这个信念,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千方百计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尽最大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襄阳四中率先建成“无烟校园”,办学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每年考上一本人数由500余人到突破1000人,再到突破1700余人;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由个位到突破10人,由“四”的“平方时代”16人到突破20人。
“一切的一切在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主任就是一个好团队。有了好的领导团队,学校的发展才能够引领得当。“一切的一切在人”,要求学校管理者办学必须以教师为本,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让师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成为学校“一切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