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这个词离自己很远,事实也是,(不晓得一流啥样?思维误区可能。但是不妨碍学习啊!哪怕始于无流)是因为没关注,没学习,没深度思考和分析过...
吴军大师('得到'专栏,我对他的崇拜之称)分别在国庆10月5日、6日(全当本人生日特别礼物)分享他参加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举行的盛会,开始便用“一流”两个字映入眼帘。因为那里是全世界音乐朝圣者(既包括全世界顶级音乐家们,也包括观众)聚会的地方。(神往了)
分别是五场音乐饕餮盛宴。
1.第一位'一流'大师内田光子(Mitsuko Uchida)。
在中国知道内田光子的人不算太多,但是在美国和欧洲她的名气非常大,她是英籍日裔的钢琴表演大师。内田光子今年 68 岁,从小学习钢琴,内田光子一生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练习音乐和在世界各地巡回表演上,以至于一辈子未婚(这个不是榜样,吴大师可以的)。2009 年英国女王授予她女爵士的封号,在此之前获得爵士封号的音乐人士只有英国著名指挥家柯林斯(伦敦交响乐团前首席指挥)。她在独奏会上就是演奏的莫扎特非常简单的《第 16 号钢琴奏鸣曲》(K.545)(这首曲子有个副标题 Sonata facile 意思是“单纯的奏鸣曲”)。这首奏鸣曲有多简单呢?大约钢琴考过 7 级的孩子都能弹。大师其实就是要展示一个炒土豆丝的技巧——虽然土豆丝谁都会炒,但是名厨炒出来的从刀功,到火候,再到味道都和常人有很大的区别。很多时候,利用很贵的食材,做出一盘美味并不难,难的是将土豆丝这样的菜炒出好味道,让大家回味无穷。(比如说我们天津独面筋这道菜)
2.第二位'一流'大师多明戈(Placido Domingo)
中国听众非常熟悉的歌剧艺术家,他和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卡雷拉斯(José Carreras)被并称为“世界三大男高音”。在这三人中,多明戈最为多才多艺。他会多国语言,因此可塑性最强。多明戈出名也很早,18 岁就登台表演歌剧了。但是他一辈子都在不断地学习,并且用新的歌剧挑战自己。多明戈在他近 60 年的演艺生涯中表演了近千场,这个纪录可能无人能及。很多二、三流的歌手,年纪轻轻水平就开始下降,一辈子在吃老本,偶尔回到舞台唱歌还跑调。而多明戈在 75 岁的高龄还能维持极高的水平,这便是一流和二流的区别。多明戈一生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音乐上,虽然近年来演出的频率没有过去高了,但是依然经常坚持练习,而且还在尝试新的角色和曲目。2006 年年底,谭盾的歌剧《秦始皇》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全球首演,当时已经 65 岁高龄的多明戈在其中担任主唱,饰演秦始皇。65 岁是很多人退休的年龄,而多明戈却开始了新的尝试。从他身上体会了一流人才的一个特点,他们的职业生命常常非常持久。
3.第三位'一流'大师是穆蒂(Riccardo Muti)
作为今天全世界最为出名的指挥大师,穆蒂对中国观众来讲应该不陌生,他曾经率团来中国演出。穆蒂师出名门,曾经接受过 20 世纪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的指导。在卡拉扬和伯恩斯坦去世后,他和阿巴多(Claudio Abbado)、马泽尔(Lorin Maazel,有金童之誉)、巴伦博伊姆(DanieI Barenboim)和梅塔(Zubin Mehta)等人撑起了世界交响乐的舞台。作为今天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穆蒂是今年萨尔茨堡音乐节的主角之一。他在那里指挥了两台节目——威尔第的名剧《阿依达》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交响音乐会,作为一位 76 岁的老人,一人指挥两台戏,工作量之大,已经超出了凡人能接受的强度,但是穆蒂居然做到了。可以讲,穆蒂也是通过“炒一盘土豆丝”显示出了大师的技艺。
4.第四位'一流'大师是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
演出策略和内田光子相似,他先表演了肖邦的三首钢琴曲,由简到难,最后表演了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完全炫耀技巧的作品。可以讲大师先通过给大家上一道炒土豆丝开胃,展示技巧,然后让大家渐入佳境。作为当今最有名的钢琴演奏家,波里尼又一次向大家展示了一流大师的过人之处——既能举重若轻地表演难度最大的作品,也能将简单的作品演出精彩。
( 四位大师有三位和炒土豆丝有关系,呵呵。)如下是关键啦!!!
多明戈、穆蒂和波里尼成为一流大师所经历的道路,这三个人都和内田光子一样很早就出名了,但是最终还是通过一辈子的努力才被认可为一流大师的。几乎所有的大师们都在告诉大家一件事,要有本事把小事情做好,并且一辈子都要不断努力。真正一流的大师是在任何小事情上都能体现一流水准的人。很多人会觉得,某件事情太简单,它体现不出我的水平,其实反倒是小事情能够见真功夫。(我们很多都有过,甚至还在继续)
“得到”所有专栏所体现的一个共同的主旋律就是“终身学习”,这是成为一流大师的必要条件,将所学的道理有意识地付诸实践,主动用它们来做事情更为重要。在商业领域也有'一流'企业(企业如人):
我们很多人讲 iPhone 设计得好,在它简单的设计背后,体现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们精益求精的特点。这才是一流的本质。
1993年,是三星公司发展的历史转折点。李健熙在位于法兰克福的三星德国总部开始了他的系列演讲。他最著名的话:“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就是在这次系列演讲中提出的。李健熙还提出了“第二名就会被忘记”的理念。为了践行这个理念,三星开始采用“生产线停止制度”。长期以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生产线都不能停止,这是一个基本的底线。以前,三星的人说到最极致的失败,是“生产线都停了”,这是不能再严重的事情。然而,李健熙就拿“生产线停止”这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来震动大家的神经。一旦三星产品的质量出了问题,落后于日本产品的时候,生产线就会被停止,这就会给整个组织带来震动,刺激组织发生变革。一流的企业都是一样的。你看到/用到/感受到的好产品皆如此,体验的不一样。才会有不一样的商业结果和商业影响力。
什么是'一流'?(定义问题)
1.百度百科:形容事物的等级和类别。有一类,一个流派,一个上层的区间等之意。
2.根据自己的关注行业特性而定(他会动态更新,还会被跨界超越)。
3.首先他们能将看似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其次他们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三流的人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但是一流的人则不能。当然,要做到一流并不容易。
'一流'包括什么?(拆解问题)
1. 区分一流和二流、三流并不需要通过什么复杂难做的大事,一流的人可以从平凡中显示出伟大。通俗地讲,就是能炒好土豆丝。
2. 俄罗斯有句谚语,“虽然雄鹰有时飞得比麻雀还低,但是麻雀永远飞不到雄鹰能达到的高度”。因此,一流能达到的高度是二流、三流所达不到的。
3. 即便是天赋很好,有贵人相助的人,最终成为大家公认的一流人物,也需要花很长时间,并且需要不断努力。有些人少年一朝成名,便忘乎所以,其实他们距离一流的水准还差得远呢。很多省市的高考前几名,不过是现代的方仲永罢了。
4.由于一流人才站的高度比常人高,因此他们的职业生涯可以特别长。
5.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正如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所说,人要成为伟大,而不是显得伟大。对大家来讲,要成为一流,而不是显得像一流。(这点十分到位)
自己和'一流'如何建立联系?(浅显假设)
1.你从事的行业现状中做的好的标杆是谁?或者标志人物和事件是?或者你发现的窄门领域是如何的?最好有数据或者数字刻度比较。或者具体情况描述。
2.关注这些标杆,标志人物和事件在行业内互动有哪些?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关注的媒体资讯以及宣传途经?
3.与自己做的行业具体事物,那些距离有多远?为什么?如果做到需要什么?需要多久?
怎样做到趋近'一流'?(浅显实践)
1.这辈子你要什么?终身学习是必须的。和年龄没关系。
2.小事做起,追求极致。你的领域简单事是什么?你如何做的?
3.坚持的时长会是多久?追求的不归路你愿意嘛?要像吃饭睡觉呼吸一样内化成习惯。
4.想放弃时候你准备如何解决?方案有几个?
5.挑战自己行业的疆界。找到疆界在哪里?
6.接受不停的变化,坚持自身的变革。
(现学现卖套路《惊人的假说》弗朗西斯·克里克)
吴军大师第357和第358封硅谷来信,从多个维度阐述'一流',同时把对高雅音乐分析,音乐世界大师缘由,对非一流的界定,一流什么样子?都做了详尽的描述。一流一定是分子级别啦,是少数。但这不妨碍我们追求一流的做事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一流的水准要求自己(虽然很累)可以呈现出非一流的结果已经是不一样。多感受接触大师,多学习大师一流的思维和行事方法。
感谢遇见讲大师的人,期待和大师学习一流思想/思维/行为,期待和一流大师认识。期待自己越来越接近一流。
~~~~~~~~~~~~~~~~~~
一些人问吴军为什么要花钱、花时间去现场听那些音乐会,因为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所剩的时间非常有限,今天该做的事情千万不要留到明天。(虽与这次主题无关但是留下这部分,为了加深加强理解吴军大师对生命生活的态度)其实就是Just do it.别磨叽!光阴似箭不复返。
2017/10/13 21:48西坝河uplan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