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重生后的第一个春节”赵大爷说道。
赵大爷是住在我对门的一位叔叔,他看我父母都不在了,独身一人,平日里十分照顾我,也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
他大概只有五十多岁,之所以称他为大爷,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经历了一场手术后,瞬间老了,真切的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二零二零年,对赵大爷和他的家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
赵大爷有着多年的喉疾,去过多次医院,医生给的诊断都是:慢性咽炎。也吃过很多药,每次都是只能暂缓几日,不久后,又恢复之前的样子了。尽管这样,赵大爷和他的家人也从未想过是不是其他原因引发的喉痛,一直在按照慢性咽炎治疗。
故事到了二零二零年的五月份,赵大爷又突然喉咙痛,但这次不同往常,疼痛的赵大爷蹲在地上无法站立。赵大爷的妻子梅阿姨说:“这可不行,我们再去医院看看吧。”那时刚好五一放假,他们决定趁着假期去看看。
五月二号,赵大爷、梅阿姨和他们的小女儿一起来到了医院。当时疫情还很严重,医院进出都要登记,测体温。他们小女儿选择在门诊楼外等,赵大爷和梅阿姨进去检查。检查项目和之前都差不多,只是增加了一个心电图。大概半小时过去了,看父母还没有出来,她就决定进去看看。找到时,她父母正在诊室门口排队做心电图。这时大家心里都是平静的,谁都不会想到转折要开始了。
赵大爷将心电图交给医生,医生看了一眼说:“你需要再做一次,我看看。”赵大爷慌了,不停地深呼吸,梅姨和二萌(他们的小女儿)的表情也沉重起来,二萌倚在门口,紧紧的抓住门框,仿佛她已经预感到了。第二遍心电图结果出来了,医生让赵大爷坐一会,不要紧张。一会儿,一位护士推着轮椅进来了,医生让赵大爷坐上去,抓紧去心内科,大家都懵了,二萌上前问道“我爸怎么了?”“急性心梗,非常危险,抓紧去心内科,避免病人情绪波动。”此刻的二萌的脑袋里像一颗雷炸开了一般,嗡的一声。
到了心内科,医生检查过后就确诊了急性心梗,要尽快做急诊手术,征求家属是否同意,赵大爷被安排上了平车,进了手术室,做了支架手术。
回到病房,赵大爷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跟我讲道:到了病房,心就放下了,当时真的怕死了,以为自己不行了,脑子里都是我的两个闺女怎么办啊,这大闺女还不在身边,不会看不到最后一眼了吧。唉,真的被吓死了。还好有惊无险,赵大爷安全的度过了这一关。
逃过鬼门关的赵大爷心理还是有些接受不了现实,总是念叨,我好好的一个人,走着进去看病的,怎么出来就不行了呢,啥也不能干了呢……自从手术后,每次见到赵大爷都是满脸愁容,每天都在担心自己的身体。我和大爷说:没想那么多,没事的,要调整好心态。
上次见到大蒙(赵大爷的大闺女),我说你爸看着状态不太好,心事重重的,你多宽慰宽慰你爸。她说:我爸在面前都很乐呵啊,唉,可能是怕我担心吧,我回去和他聊聊。
遇到这样的事情,心里肯定是害怕的,人都是怕死的,都想好好的活着,可是又有多少父母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都怕儿女担心,都默契的选择了自己承担。可是,儿女最怕的就是父母对自己报喜不报忧啊。有时候,儿女挂牵父母的心,和父母牵挂孩子是一样的。
有时候我们只报喜,是为了不让父母跟着操心,担忧,很多事情我们自己可以应付的来。可父母年纪都大了,面对很多事情会有无力感,特别是看病,医院里智能化设备那么多,有时爸妈真的搞不明白,而这种场景也最让儿女揪心。其实我们不怕父母报忧,有事一起担。您养我们小,我们理当奉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