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记忆之二 扎笤帚

乡间的生活,最让我难忘的还有扎笤帚。

为什么要扎笤帚?怎样扎笤帚?扎笤帚干什么?

爸爸是右派分子,农村农民农活对于他来说都是陌生的。下地干活,拿不到整劳力的工分,只能拿“半拉子”工分。夏秋时节,生产队给社员分西瓜和香瓜,我们家得最后领,分给我们的都是人家挑剩下的。秋天收获后分口粮,我们家由于爸爸的工分不够,口粮领不回来,被锁在生产队的仓库里。我们家经常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断粮。

妈妈养猪养鸡,平时油盐酱醋什么的用鸡蛋能换点,除此之外,平时家里一点活钱都没有。

一大家子人,总得把日子过下去啊。

爸爸在乡下待了若干年后,名气渐渐大了起来,认识的人也多了起来。方圆几百里内,没有不认识爸爸的。因为爸爸的才华还有爸爸的人品征服了那里的农民。还有就是爸爸不屈的性格,也让农民敬佩。用爸爸自己的话说,是打出来的。

爸爸善于结交三教九流各色朋友,颇有点古人那种仗义疏财的豪迈。在众多朋友中,有一户人家在当地很有名气,因为他们家是个大户人家,哥四个在一起过,全家几十口人,和睦相处,远近闻名。我们家扎笤帚就是和他们家学的,也是他们家带起来的。

东北的冬天,漫长而寒冷。进入冬季,农民们基本是无所事事。那大户人家每年冬天都扎笤帚,作为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重要手段。爸爸见这项副业可以赚钱,便从他们家引进了人才、技术和设备,我们也开始扎笤帚。

扎笤帚的技术先是爸爸学习,然后回到家来作为技术总监,进行技术指导。开始时,那户人家还派出了技术过硬的姑娘亲自到我们家教授扎笤帚的技艺。

扎笤帚用的材料是高梁穗子。收割之后,穗子上已经没有谷粒了,但还不能马上用来扎笤帚。要先把穗子进行处理。主要是把穗子上剩余的谷壳去掉,这项工作是扎笤帚的第一道工序。具体就是把平板铁锹翻过来,平放在炕上,人坐在上面,戴上手套,将高梁穗子(我们称之为笤帚糜子)放在铁锹上,一只手按着,另一只手用力拉,这样就可以把穗子上剩余的壳子刮干净。

这道工序又脏又累。一般我们都是吃完晚饭开始干,南北炕上堆满了笤帚糜子,我们姐几个埋在小山一样的笤帚糜子里,骑着平板铁锹,用力刮下笤帚糜子上面的壳。屋子里一下子就充满了灰尘,那时候也没有pm2.5的概念,如果测一下我们那屋子里的pm2.5浓度,肯定是严重污染级别的。我那时小,但这样又脏又累的活我也跟着干。屋子里除了pm2.5之外,还有我们姐妹几个的欢声笑语。一个晚上干完,我们的鼻孔里,耳朵眼里,脖子里到处都充满了灰尘。这项工作要干上三五天才能结束。

这道工序完成之后,才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一大步。接下来的工作没有这么脏,但技术性强了。第一年扎笤帚时,爸爸从那个大户人家请来了几个能干的姑娘,教我们。爸爸自己也学习了整个流程和技术。

刮好的笤帚糜子要用水泡好后才能使用。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屋子里被这湿漉漉的笤帚糜子浸润着,又增加了几丝寒意。

具体扎的时候得在屋子里埋上一个大木桩,人围着木桩坐,腰间绑着皮带,皮带与木桩之间有一个铁丝环相连,扎的时候人的身体前倾,把笤帚糜子放到铁丝环里,身体再向后用力,把笤帚糜子扎紧,然后用手抓住笤帚糜子滚动铁丝环,把烧好了的铁丝随着铁丝环的滚动放到那个扎紧的印子里,打上结,把铁丝头压在笤帚把里,这样就把散着的笤帚糜子扎起来了。

笤帚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用料的多少和笤帚头扎的径的多少。所谓几道径,就是笤帚头那部分扎几个环。这决定笤帚的大小。扎完笤帚头的部分,就扎笤帚把。一般笤帚头的部分不好扎,笤帚把部分好扎。扎笤帚把部分俗称滚把。

我们家最初的时候是妈妈带着大姐二姐扎。爸爸负责技术监督。比如扎笤帚用的铁丝,要在火里烧,这个火候要掌握好,如果不够火候,那铁丝就会硬,如果过了火候,那铁丝就会脆掉。所以这烧铁丝很要技术的。爸爸反复实验了多次才掌握了火候。爸爸还负责检查笤帚成品的质量,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来扎,不然就得返工。除此之外,爸爸还负责修剪笤帚的外型。

扎的过程要持续半个月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家里一切都以这项工作为主。妈妈带着大姐二姐扎,后来大姐去了太原,三姐四姐就成了扎笤帚的新生力量。回忆这段历史时,我问她们当年都谁扎过笤帚,四姐说大姐二姐三姐扎过,她是干力工活的,把我们都逗乐了。爸爸负责后勤和技术。我们几个小的也帮着忙活。等笤帚堆成小山一样的时候,就看见了胜利的曙光了。

整个冬天最开心的时候是扎完笤帚拔掉那个木桩的时候。我们叫拔橛子。拔了这个木桩,意味着这一年的扎笤帚工作胜利结束,意味着可以期待爸爸把笤帚卖了给我们置办年货过年了,意味着房间里再也不用放那些湿漉漉的笤帚糜子,可以回归正常的日子了。

最后就是爸爸负责把扎的那成百上千把笤帚卖掉。当时的经济环境,远没有现在宽松,动辄割资本主义尾巴,可以想向,卖笤帚这事可没那么容易。但是爸爸为了能改善家里的日子,再难都坚持把笤帚卖出去了。记得有一年爸爸把笤帚卖到了大连,每把卖到1.2元,轰动了整个村子。爸爸那年拿回来1000多元钱,在当时那可谓是巨款了。

扎笤帚在乡下持续了有六七年的时间。每年都是这样子过来的。

这是很苦很累的活,可是我们家为什么还干了那么多年?因为在那段苦难的日子里,没有别的办法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时光渐渐远去了,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那段岁月,除了苦难,还有这挥之不去的记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3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4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2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0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58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4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31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1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42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外婆家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那里信号不好,交通也不发达。来来往往的,便只有几辆拖拉机和按点的面包车。村子在小...
    三斤四两阅读 189评论 0 1
  • 起于风者 风必催之 起于浪者 浪必侵之 折环云幕雨百花铭 烈夫蔽妇 清江滤土 淡冥陨凛 叹无常 周周复复 怜冬放 ...
    茗苡Benjamin阅读 356评论 0 0
  • 往往讳莫如深而不可语,刻骨铭心而不可忘。就像一瞬间的风,带过一阵淋漓的雨,故事里的你和故事外的她终究还是平行线。 ...
    执此黯然阅读 333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