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生活,最让我难忘的还有扎笤帚。
为什么要扎笤帚?怎样扎笤帚?扎笤帚干什么?
爸爸是右派分子,农村农民农活对于他来说都是陌生的。下地干活,拿不到整劳力的工分,只能拿“半拉子”工分。夏秋时节,生产队给社员分西瓜和香瓜,我们家得最后领,分给我们的都是人家挑剩下的。秋天收获后分口粮,我们家由于爸爸的工分不够,口粮领不回来,被锁在生产队的仓库里。我们家经常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断粮。
妈妈养猪养鸡,平时油盐酱醋什么的用鸡蛋能换点,除此之外,平时家里一点活钱都没有。
一大家子人,总得把日子过下去啊。
爸爸在乡下待了若干年后,名气渐渐大了起来,认识的人也多了起来。方圆几百里内,没有不认识爸爸的。因为爸爸的才华还有爸爸的人品征服了那里的农民。还有就是爸爸不屈的性格,也让农民敬佩。用爸爸自己的话说,是打出来的。
爸爸善于结交三教九流各色朋友,颇有点古人那种仗义疏财的豪迈。在众多朋友中,有一户人家在当地很有名气,因为他们家是个大户人家,哥四个在一起过,全家几十口人,和睦相处,远近闻名。我们家扎笤帚就是和他们家学的,也是他们家带起来的。
东北的冬天,漫长而寒冷。进入冬季,农民们基本是无所事事。那大户人家每年冬天都扎笤帚,作为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重要手段。爸爸见这项副业可以赚钱,便从他们家引进了人才、技术和设备,我们也开始扎笤帚。
扎笤帚的技术先是爸爸学习,然后回到家来作为技术总监,进行技术指导。开始时,那户人家还派出了技术过硬的姑娘亲自到我们家教授扎笤帚的技艺。
扎笤帚用的材料是高梁穗子。收割之后,穗子上已经没有谷粒了,但还不能马上用来扎笤帚。要先把穗子进行处理。主要是把穗子上剩余的谷壳去掉,这项工作是扎笤帚的第一道工序。具体就是把平板铁锹翻过来,平放在炕上,人坐在上面,戴上手套,将高梁穗子(我们称之为笤帚糜子)放在铁锹上,一只手按着,另一只手用力拉,这样就可以把穗子上剩余的壳子刮干净。
这道工序又脏又累。一般我们都是吃完晚饭开始干,南北炕上堆满了笤帚糜子,我们姐几个埋在小山一样的笤帚糜子里,骑着平板铁锹,用力刮下笤帚糜子上面的壳。屋子里一下子就充满了灰尘,那时候也没有pm2.5的概念,如果测一下我们那屋子里的pm2.5浓度,肯定是严重污染级别的。我那时小,但这样又脏又累的活我也跟着干。屋子里除了pm2.5之外,还有我们姐妹几个的欢声笑语。一个晚上干完,我们的鼻孔里,耳朵眼里,脖子里到处都充满了灰尘。这项工作要干上三五天才能结束。
这道工序完成之后,才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一大步。接下来的工作没有这么脏,但技术性强了。第一年扎笤帚时,爸爸从那个大户人家请来了几个能干的姑娘,教我们。爸爸自己也学习了整个流程和技术。
刮好的笤帚糜子要用水泡好后才能使用。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屋子里被这湿漉漉的笤帚糜子浸润着,又增加了几丝寒意。
具体扎的时候得在屋子里埋上一个大木桩,人围着木桩坐,腰间绑着皮带,皮带与木桩之间有一个铁丝环相连,扎的时候人的身体前倾,把笤帚糜子放到铁丝环里,身体再向后用力,把笤帚糜子扎紧,然后用手抓住笤帚糜子滚动铁丝环,把烧好了的铁丝随着铁丝环的滚动放到那个扎紧的印子里,打上结,把铁丝头压在笤帚把里,这样就把散着的笤帚糜子扎起来了。
笤帚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用料的多少和笤帚头扎的径的多少。所谓几道径,就是笤帚头那部分扎几个环。这决定笤帚的大小。扎完笤帚头的部分,就扎笤帚把。一般笤帚头的部分不好扎,笤帚把部分好扎。扎笤帚把部分俗称滚把。
我们家最初的时候是妈妈带着大姐二姐扎。爸爸负责技术监督。比如扎笤帚用的铁丝,要在火里烧,这个火候要掌握好,如果不够火候,那铁丝就会硬,如果过了火候,那铁丝就会脆掉。所以这烧铁丝很要技术的。爸爸反复实验了多次才掌握了火候。爸爸还负责检查笤帚成品的质量,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来扎,不然就得返工。除此之外,爸爸还负责修剪笤帚的外型。
扎的过程要持续半个月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家里一切都以这项工作为主。妈妈带着大姐二姐扎,后来大姐去了太原,三姐四姐就成了扎笤帚的新生力量。回忆这段历史时,我问她们当年都谁扎过笤帚,四姐说大姐二姐三姐扎过,她是干力工活的,把我们都逗乐了。爸爸负责后勤和技术。我们几个小的也帮着忙活。等笤帚堆成小山一样的时候,就看见了胜利的曙光了。
整个冬天最开心的时候是扎完笤帚拔掉那个木桩的时候。我们叫拔橛子。拔了这个木桩,意味着这一年的扎笤帚工作胜利结束,意味着可以期待爸爸把笤帚卖了给我们置办年货过年了,意味着房间里再也不用放那些湿漉漉的笤帚糜子,可以回归正常的日子了。
最后就是爸爸负责把扎的那成百上千把笤帚卖掉。当时的经济环境,远没有现在宽松,动辄割资本主义尾巴,可以想向,卖笤帚这事可没那么容易。但是爸爸为了能改善家里的日子,再难都坚持把笤帚卖出去了。记得有一年爸爸把笤帚卖到了大连,每把卖到1.2元,轰动了整个村子。爸爸那年拿回来1000多元钱,在当时那可谓是巨款了。
扎笤帚在乡下持续了有六七年的时间。每年都是这样子过来的。
这是很苦很累的活,可是我们家为什么还干了那么多年?因为在那段苦难的日子里,没有别的办法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时光渐渐远去了,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那段岁月,除了苦难,还有这挥之不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