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熬的艾叶水

岭南忆端午,

棕叶裹香糯。

壮汉抢鸭子,

雄黄蘸酒涂。

香苞挂胸前,

驱虫解五毒。

顽童艾水沐,

来年还菖蒲。

      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在惠州已经闻到了节日的气息,超市货架上出现了棕叶,来自山乡丛林,色泽翠绿茎脉清晰,精致的真空透明包装,似乎阻挡不住氤氲的棕叶清香。

      惠州常见的棕子有碱水粽,原味的不加任何辅料,吃的时候蘸红糖汁;糯米鸡,里面加的辅料是鸡肉;还有蛋黄粽,鲜肉粽,牛肉粽,红枣粽,赤豆粽等。一大早,农家阿婆背着背篓,手里端着小簸箕,簸箕里面的各色粽子还冒着热气,不喊不叫地来到小区公寓,几个几十个地很快就卖完了。

      家乡崇州的端午,在儿时的记忆中,除了棕叶裹香糯外,最激动人心的是抢鸭子。

        隔壁的大哥带着我,来到裕民水库,这里要演出壮汉斗鸭子的传统精彩节目。在水库的堤埂上,人山人海,垂柳成荫,懒虫子不停地嘶叫,水库中间,一群鸭子悠闲地游荡,不时传来阵阵涟漪。

      大哥找了一个位置,怕我看不见,两支大手托住我腋下,轻轻往上一举,稳稳的骑上了马马肩,双手抱住他的头,整个水库一目了然,几支抢鸭子的队伍,在水库四周的船上,已准备就绪,泳装待发。

      裕民水库两岸,已经人挨人,人挤人,只听一声尖锐的铃声,几队人马同时入水,向着鸭群凫去,一下子欢笑声、喊叫声、锣鼓声把平素沉寂的水库搅得沸腾起来。

      鸭群警觉地偏着头,伸着长长的脖子,观察起周围的动静,发现四周有人向它们游来,好像有"智谋"般的一下子化整为零,四处散去。抢鸭子的壮汉越来越接近鸭子,鸭子嘎…嘎…地叫着,似乎藐视壮汉,"跟我斗法,你还嫩点,来啊,来啊",然后头朝下一伸,一个"迷儿"钻走了(潜水的意思)。

        壮汉也不是吃素的,他们采取的战术是"团队作战,分割包围,聚而歼之",你看他们时而划水博击,时而踩水抓捕,一场人与鸭子的争斗,打得水花四处飞贱。人与禽斗,人岂能失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壮汉们满载而归,抢得最多鸭子的团队,荣获第一。

      回到家里,奶奶准备了一盆浓浓的艾叶菖蒲水。我知道奶奶一大早迈着一双小脚,到南米市月耳池,买了艾叶,菖蒲,雄黄粉,香包。回来打井水,洗净艾叶菖蒲,烧柴火,熬了一大锅艾叶菖蒲水。"来来来!脱衣服,跳进去,洗个澡,今天顺便你洗多久"。

      洗完澡,身上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艾叶菖蒲味,奶奶又端来一碗雄黄酒,蘸着酒,眉心上点一下,表示阳光少年,茁壮成长;画个眼镜,表示好好读书,天天向上;画根腰带,表示腰缠万贯,前途远大;前胸后背画上艾叶菖蒲,驱五毒,避邪魔。穿好衣服,挂上香包,防止蚊虫叮咬。⾹包⾥,那淡淡的清⾹,沁⼈⼼脾、弥久留⾹。

      小时的记忆,不知为什么,在脑海里如此深刻,今天回忆起来,还是那样快乐,温馨,满⾜。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