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无所事事,家长不在,翻了翻柜子,找出几本书来,这里的书,大多都是十年前我爸刚到这里时从家里带来的,后来只有我弟每次来时会买些杂志合订本。我翻开《最全宋词》和《发现唐诗之美》,又翻开一本《读者》的合订本,拿起笔看见自认为不错的诗词句子就抄写在《读者》的空白处,心里想着,要是在古时候,我也算个读书人,忽然又觉得此时此刻也算,因为百无一用嘛。
想起小时候在西安,住处附近有个儿童医院之类的,拐过两三个街就能看到几个卖盗版书的店面,十块钱一本,二十块钱三本,每本五厘米左右厚,纸张薄内容多,说不出的实在,就是粗糟了些,空白页错别字重复段落随处可见。可也不影响什么。后来回到西峰,三院巷子也开始卖此类书,没事就去买本,只是稍好些的包装就得十五块钱,我很不满意。小学时代多是看的此类书,小说历史散文集之类,印象中最值的是《聊斋》《封神榜》《隋唐英雄传》三个的合本,纸张太薄质量又差,小时候又不注意爱护,弄得一直掉页,到最后只剩中间《封神榜》是全的,《聊斋》没了前半部分,《隋唐英雄传》只剩个开头,后来《封神榜》被我看了不下十遍。现在想找在家出个盗版书也不容易,一直纳闷也没见扔,初中毕业时候整理了好几纸箱,怎么现在一本也找不到了。
小时候也去新华书店买书,次数很少,现在书柜能找到的《中国历史图册》《世界历史图册》以及一本鸡汤书《影响人一生的品格》,书名大致如此,毕竟新华书店一点不打折也是让我望而生畏,关于历史最喜欢《智鉴》《辩经》以及《二战三元凶》系列。高中毕业后就没正儿八经的在书店买过书。至于世界名著之类的,我没兴趣也没能力去看,一本《复活》看的我从此决定远离外国那些啰哩啰嗦的东西。我看的书也算是非主流,看过也算不少但别人以为我看过的我都没看过,为了避免尴尬,索性就说自己只看金庸的几本小说。
看天气预报终于看到了雪的影子,西北风卷尘沙奔腾的那股荒凉劲也真烦了。落场雪随风飘,满街冰霜的那种孤寂风格也该展现展现了。
在这网络很是不稳,别人发的微信也不能回,因为这一刻发出去下一刻可能就发不了,那种说一句卡半天索性不回,可是在这里也快一周了,联系自己无非那么几个人。想起以前一个段子,关了手机想静静,静完后打开手机没有任何消息。人生常态而已 。
人应该有股狠劲,更应该有对自己无论如何都怎样的自信心。这几日我在吃饭睡觉看电视闲聊玩手机看书之余,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思,觉得自己之前很多事做不成,毛病就在做之前顾虑重重心态悲观,之时又莫名自负漏洞百出,完事又是懊恼又更悲观。简直神经病吗不是?心态有问题,可不好改啊。